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工傷后病休后拒絕上班怎么辦,以及工傷后病假休完了還不能上班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工傷后不想上班怎么辦
1、工傷后,不想上班的,可以按照曠工處理的,但如果是職工因工傷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是可以不用上班的,用人單位應當允許不用上班,并且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員工所在的用人單位應當按月支付其工資待遇。
2、法律主觀: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之后,無法正常工作的,可以享受停工留薪待遇。勞動者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
3、受了工傷可以辭職。解除勞動關系后,可要求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就業補助金。如果在拿到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之前也不需要辭職,不想去上班,不去是可以的。
4、可以離職; 可以 辭職 ,不影響申請 工傷待遇 。 不過,拿到 勞動能力鑒定 結論通知書之前也不需要辭職,不想去上班,不去是可以的;拿到 工傷認定書 和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后,要求該公司支付工傷待遇時,再辭職更省事。
工傷痊愈后公司不安排工作怎么辦?
1、協商解決:首先,您可以與公司進行協商,尋求解決辦法,要求公司安排工作并支付工資。可以采取書面或口頭形式進行溝通,并保留好溝通記錄。如果公司同意解決問題,可以協商簽訂相關協議,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
2、工傷恢復后單位不安排工作怎么辦 工傷恢復后用人單位不安排工作,從而產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解決爭議。
3、法律主觀:工傷后工作單位調動了建議盡量雙方協商處理。協商不成可以去勞動局投訴,如不能解決,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4、工傷痊愈后單位不安排工作怎么辦 工傷痊愈后,需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傷殘等級鑒定。證明可以從事相關崗位工作。提出上崗申請,如果領導據不安排,可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工傷醫療期滿后不來上班怎么處理
1、法律主觀:工傷醫療期滿后不來上班,如果勞動者不能從事原工作的,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法律主觀:勞動者醫療期結束后,如果仍然無法回來上班,用人單位可以提出解除雙方的勞動合同,但是需要支付勞動者 經濟補償金 ,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并且額外支付勞動者6到12個月工資的 醫療補助金 。
3、醫療期滿后仍不能工作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如果勞動者還在醫療期的,就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4、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等。
工傷治愈后,不上班應如何處理
工傷后,不想上班的,可以按照曠工處理的,但如果是職工因工傷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是可以不用上班的,用人單位應當允許不用上班,并且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員工所在的用人單位應當按月支付其工資待遇。
工傷后職工如果是暫時不能上班的,可以申請停工留薪或者向單位請病假;如果是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依法與單位解約,獲得相應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等工傷賠償。
法律分析:員工工傷醫療期滿后不來上班的可以給其調整工作崗位,不能與之解除勞動合同。如果調整工作崗位后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單位可以與之解除勞動合同。
法律分析:工傷醫療期滿后不來上班,可以調整崗位,但是不能辭退勞動因為工傷員工本身的特殊性,勞動法對其權益有著特別的保護規定。
工傷員工一直開病假單不來上班怎么辦
無論是工傷假還是病假,都需要員工攜帶醫院開具的疾病證明書到單位請假,單位應該告知員工需要此證明。如果員工不能提供就要求他來上班。拒絕上班就是屬于曠工,曠工時間長了就是可以辭退的。
鑒于員工身體不適必須休病假,實踐中,這一現象主要是通過醫院開具的病假證明來予以證實的。
如果員工請假病假,也就是“泡病假”的,應該嚴肅處理:經常出現的一個情況是請假員工實際上沒有生病,只是因為不想上班或與主管間的矛盾,通過醫院的朋友開出病假單長期請病假,這種情況,人力資源要和員工、主管分別溝通。
好好溝通,如果其身體無恙醫院也不會開相關證明,最好讓正規醫院進行一次檢查確定無恙就通知其上班;最壞的打算就是解除勞動合同。
工傷后病休后拒絕上班怎么辦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工傷后病假休完了還不能上班、工傷后病休后拒絕上班怎么辦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