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量刑規范化自首,以及刑法關于自首的認定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自首的量刑原則如何規定
1、犯罪嫌疑人犯罪后,自動投案并如實交代自己的犯罪行為,即視為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對罪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于罪犯的具體量刑標準應當根據罪犯所犯的罪行來確定。
2、原則: 主要根據犯罪事實。犯罪人投案自首可以使其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社會的持續狀態結束,但是給社會造成的損害并不會因自首而消滅。犯罪人投案自首,僅僅表明對自己所犯罪行的態度,并不會改變其原來犯罪事實。
3、投案自首的量刑規定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犯罪較輕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我國鼓勵犯罪分子主動投案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刑訴法自首量刑情節的規定是什么? 我國 刑法 第63條規定:“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從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犯罪較重的,如果有 立功 表現,也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自首的處罰 原則是什么 根據新 刑法 第67條的規定,對于 自首 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這一規定,首先應當理解是在立法中對于自首犯從寬處罰的根據。
6、法律主觀: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對于 投案自首量刑 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睂ψ允椎姆缸锶耸菑妮p還是減輕處罰,由法院酌情決定。
構成自首是否必須認罪?
法律主觀:自首后又犯罪其自首成立。投案在前,自首在后。如果前罪已經投案后又如實供述了,只要后期對前罪的供述前后保持一致,對前罪來說自首的行為已經完成。
因此,只要如實供述罪行,即便做了為自己開脫罪責的辯解也不能否認其自首的成立。如果行為人故意隱瞞主要犯罪事實或關鍵情節,并以此為借口為自己開脫罪責,則不屬于合理辯解,也不屬于如實供述,不成立自首。
自首認罪的情況怎么認定? 符合法定要件 根據 刑法 規定,自首必須同時具備“自動投案”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兩項要件。
有自首情節應該怎么樣量刑
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對其進行從輕的或者減輕的處罰,在這之中,對于犯罪情節較輕的,可以不對其進行處罰,較輕是指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對于自首采取的原則是相對的從寬原則而不是絕對的從寬原則。
對有自首情節的人量刑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具體確定從輕、減輕還是免除處罰,應當根據犯罪輕重,并考慮自首的具體情節。
具有自首或者立功情節的,一般應依法從輕、減輕處罰;犯罪情節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類似情況下,對具有自首情節的被告人的從寬幅度要適當寬于具有立功情節的被告人。
因此,審判人員在決定對自首的犯罪分子量刑,必須以其犯罪事實為主要根據。在司法實踐中,審判人員首先按照自首者罪行的輕重對照有關法律,擬定一個刑罰幅度,而后結合自首的從寬情節,所以要把握好度,做到嚴寬適度,不枉不縱。
如果犯罪分子行為后果極其嚴重,雖然具有自首情節,但若將自首情節放到整個犯罪情節中考察,不足以成為犯罪分子從輕根據的,則不從輕。
關于量刑規范化自首和刑法關于自首的認定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