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拆遷時如何計算公用面積擴展?,以及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拆遷公攤面積怎么算
根據查詢樓盤網顯示對于多層房屋,國家明確規定7層以下房屋的公攤面積為7%至12%。7樓至11樓的住宅公攤面積為10%至16%。對于高層建筑,12-33層的公攤面積為14%-24%。
拆遷還房,公攤面積怎么算?山東省《青島市國有土地上房子征收與賠償法令》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第(四)項:賠償房子的公攤面積獨自計入應賠償面積。
法律分析:公攤面積算法總體公式:分攤面積=各單元的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分攤系數=共有建筑面積總和/參加分攤的各單元的建筑面積總和);高層公攤面積計算方法: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實用面積(所謂的公攤系數,也就是房屋的得房率)。
遇到房屋拆遷的時候,公攤面積算不算補償?該如何計算補償?因公攤面積標準不一,管理混亂,缺乏明確的法律規范,不僅讓購房者支付更多的購房款、物業費和取暖費。
拆遷還房時公攤面積一般單獨計算。在拆遷過程中,被拆遷人選擇以產權調換方式接受拆遷補償的,拆遷安置房的公攤面積應在“拆一還一”的基礎上進行適當提高。
房屋拆遷面積是如何計算的?學了不吃虧!
1、不動產權證面積和實際面積不符這樣的情況也不在少數,實際情況中大部分是因為許多人在原房屋的基礎上擴建了多于的使用面積。例如大部分房屋售賣時陽臺屬于贈送面積,但等到拆遷時,拆遷方并不把陽臺面積計算到內。
2、房屋拆遷怎么測量面積(一)一般規定 房屋面積計算系指外圍水平面積及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其中包括房屋建筑面積、共有建筑面積、使用面積等的測算。
3、以證據證明的面積為準在面積不一致的情況下,如果你能提供足夠的房屋產權狀況信息或其他信息,并能有效推翻房屋產權證上方的面積,這樣一來,應對有證據證明的面積給予補償。
4、拆遷當事人認為房屋權屬證書記載面積與實際面積不一致的,應當以依法設立的房屋面積鑒定機構實際測量的面積為準。
5、拆遷補償面積一般是按照實際占地面積計算的,包括建筑物、附屬設施等。但具體的計算方式會受到當地政策法規的影響。
6、被拆遷房屋領有建設主管部門發給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尚未領取產權證件的,在該許可證核準的范圍內,據實確定該房屋的建筑面積。租賃合約僅記載使用面積的,可以實地測量,也可以按照下列公式計算房屋的建筑面積。
拆遷還建時,公攤面積怎么算?
拆遷房屋補償時要計算公攤面積,而怎樣計算公攤面積目前國家層面的法律并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一般是依據房產證的面積進行計算,不降低被征收人原有居住水平。
拆遷還房,公攤面積怎么算?山東省《青島市國有土地上房子征收與賠償法令》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第(四)項:賠償房子的公攤面積獨自計入應賠償面積。
由此可知,公攤面積也應當參考1:1的還房比例,拆前公攤和安置房公攤應當一致,如有差距,應計算補償。
關于拆遷時如何計算公用面積擴展?和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