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謝邀請,今天來為大家分享一下曠工工傷補償標準的問題,以及和2022年礦工塵肺工傷最新賠償標準?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還不太明白的話,也沒有關系,因為接下來將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就開始吧!
本文目錄
礦工工傷賠償標準?
一般礦工工傷賠償標準根據其傷殘等級確定,具體如下: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2022年礦工塵肺工傷最新賠償標準?
塵肺工傷賠償標準可以參照如下規定:
一、一級至四級傷殘待遇標準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一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7個月
2、二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5個月
3、三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3個月
4、四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1個月
按月享受傷殘津貼(按月支付)
1、一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90%
2、二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5%
3、三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0%
4、四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5%
(注: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二、五級、六級傷殘待遇標準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五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8個月
2、六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6個月
傷殘津貼
1、五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0%
2、六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60%
(注:難以安排工作的工傷職工由用人單位按照月發給傷殘津貼,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三、七級至十級傷殘待遇標準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七級傷殘=本人工資×13個月
2、八級傷殘=本人工資×11個月
3、九級傷殘=本人工資×9個月
4、十級傷殘=本人工資×7個月
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規定。
工傷后不去上班被開除影響賠償嗎?
不影響的。因為是被開除之前受的工傷,而賠償是因工傷引起的蘇,所以是不影響的。這種情況可拿醫療診斷證明、工傷認定書及本人訴求到原工作單位索賠,索賠不成的,可通過訴訟依法維護個人的權益。
工傷員工上班一個月后曠工離職?
工傷職工曠工達到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程度的可以解除合同。
工傷職工停止工作治療期間,為停工留薪期,不會有曠工;完全喪失勞動能力(1——4級)的退出勞動崗位不會有曠工;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5——6級)的,可以退出勞動崗位不會有曠工;只有部分喪失勞動能力(7——10級)以及不夠級的,停工留薪期滿之后,應當恢復工作的額,才會有曠工。《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五條雖然對部分損失勞動能力的工傷職工解除合同有所限制,但是,曠工達到嚴重違反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程度的可以解除合同程度的,不受限制,可以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二)款規定解除合同。因此解除合同,不影響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工傷職工應當享有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就業補助金。
所謂曠工達到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規定的程度,是指按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規定,達到可以解除合同的時間。
礦工九級傷殘怎么陪?
工傷致殘九級,規定是賠償當事人本人9個月的工資。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規定。
關于曠工工傷補償標準到此分享完畢,希望能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