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工傷類別啥意思,以及工傷類別怎么填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 1、什么是工傷?工傷事故分類有哪些?
- 2、工傷分類
- 3、工傷二類是啥意思
- 4、工傷保險繳費8個類別怎么分呢
什么是工傷?工傷事故分類有哪些?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img]工傷分類
(一)根據損傷原因劃分,工傷事故類型可以分為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火藥爆炸、瓦斯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窒息以及其他傷害。
(二)根據傷害程度,工傷事故可以分為輕傷事故、重傷事故和死亡事故。輕傷事故是指一般傷害不太嚴重,造成職工肢體傷殘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輕度損傷,表現為勞動能力輕度或暫時喪失的傷害。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工傷二類是啥意思
工傷二類是工傷保險確定繳費費率適用的類別。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國家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確定行業差別費率。 《工傷保險條例》 第八條 工傷保險費根據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則,確定費率。國家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確定行業的差別費率,并根據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等情況在每個行業內確定若干費率檔次。行業差別費率及行業內費率檔次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準后公布施行。
工傷保險繳費8個類別怎么分呢
一、什么是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又稱職業傷害保險。是指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二、工傷保險繳費分類標準
現行我國標準工傷保險繳費比例按照行業劃分,一類至八類分別為0.2%、0.4%、0.7%、0.9%、1.1%、1.3%、1.6%、1.9%左右。具體如下:
1.不同工傷風險類別的行業執行不同的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
各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對應的全國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為,一類至八類分別控制在該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2%、0.4%、0.7%、0.9%、1.1%、1.3%、1.6%、1.9%左右。
2.通過費率浮動的辦法確定每個行業內的費率檔次。
一類行業分為三個檔次,即在基準費率的基礎上,可向上浮動至120%、150%,二類至八類行業分為五個檔次,即在基準費率的基礎上,可分別向上浮動至120%、150%或向下浮動至80%、50%。
三、什么是三類行業?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對行業的劃分,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由低到高又劃分了不同個行業
1.一類為風險較小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0.5%)。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貨幣金融服務,資本市場服務,保險業,其他金融業,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社會工作,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制作業等
2.二類為中等風險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1.0%)。
批發業,零售業,倉儲業,郵政業,住宿業,餐飲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房地產業,租賃業,商務服務業,研究和試驗發展,專業技術服務業,居民服務業,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新聞和出版業,文化藝術業。
3.三類為風險較大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2.0%)。
行業包括:煉焦及核心燃料加工業,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非金屬礦采選業,其他采礦業
關于工傷類別啥意思和工傷類別怎么填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