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農村閑置房屋的拆遷補嘗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農村閑置房子拆 補償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在農村,不住人的老房子, *** 拆除,怎么補償
補償方式分為兩種:貨幣補償、同價值房屋產權補償。
根據《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為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或者實施城市、集鎮和村莊規劃進行舊城、舊鎮、舊村改造,經依法批準收回土地使用權的,對土地使用權人給予適當補償,地上建筑物,可根據其實際情況予以合理補償。
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組建制撤銷的補償安置:
1、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與貨幣補償金額同等價值的產權房屋調換(即被拆遷人的房屋進行調換)。
2、貨幣補償金額計算公式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單價結合成新+同區域新建多層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的土地使用權基價+價格補貼)×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積。
3、被拆除房屋評估如選用重置法的,按重置單價結合成新,由征地單位委托具有房屋拆遷評估資格的房地產估價機構評估;同區域新建多層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的土地使用權基價及價格補貼標準,由被拆除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 *** 根土地市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并公布。
擴展資料:
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拆建單位依照規定標準向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種補償金。一般有:
(1)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于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2)周轉補償費,用于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3)獎勵性補償費,用于鼓勵被拆遷房屋住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一些權利如自愿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房屋拆遷補償費的各項標準由當地人民 *** 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
由宅基地區位補償價、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構計算公式為:房屋拆遷補償價=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農村舊房拆除補貼多少錢一平方
具體補償標準是:
一、農村草房每平方米補償1900元。
二、磚瓦房每平方米補償2400元。
三、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米補償2800元。
四、二層及及以上樓房每平方米補償3300元。
《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三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
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征收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征收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補償費等費用。
[img]農村閑置房拆除補償標準
農村危房拆除補償標準如下:中央財政按戶均7500元補助,國貧縣和比照西部大開發政策縣(市、區),省級按戶均3000元補助,其他一般縣(市、區),省級按戶均2000元補助,由各地根據改造方式統籌安排。除中央和省級補助外,其余 *** 補助部分由市縣承擔。市縣級財政要將農村危房改造市縣級補助資金納入財政預算。
拆除農村閑置房補償標準是多少?
法律分析:農村閑置房屋拆除包括宅基地的補償和農村房屋的補償,但是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及當地經濟的發展狀況不同,各地的補償標準也會有一定區別。
1、宅基地補償
一般來說,宅基地補償是屬于當地村集體全體經濟組織成員所共有的,據了解,目前部分試點地區所拆除的閑置房屋,其宅基地的補償金額在十萬到二十萬左右。
2、農村房屋補償
農村房屋補償如果是草房,一般每平米補償1900元左右;磚瓦房每平米補償2400元左右;(預)制磚砼結構房屋每平米補償2800元左右;樓房結構的每平米補償3300元左右。
注意:以上補償金額僅供參考,根據部分試點地區的實際情況有一定區別,具體補償金額當地 *** 會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房屋的實際價值來進行評估確定。
農村閑置房屋拆除時哪些情況沒有補償?
目前國家拆除的閑置農房,主要是已經倒塌失去經濟價值的農房和一些無主的房屋。根據相關規定,倒塌的閑置農房,已經失去了其經濟價值,這類房屋拆除后是不會進行補償的。同時,由于農村無主的閑置農房,雖然還存在一定的經濟價值,但是房屋已經沒有合法繼承人,也找不到補償的對象了,這類房屋在拆除的時候,也將不會再進行補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條 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關于農村閑置房屋的拆遷補嘗和農村閑置房子拆 補償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