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量刑中自首重復評價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自首和認罪認罰能重復評價嗎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自首和認罪認罰能同時使用嗎
- 2、刑訴法自首量刑情節(jié)的規(guī)定是什么
- 3、“認罪認罰與自首等情節(jié)不作重復評價”如何理解與適用
- 4、如何理解刑法中的禁止重復評價原則
- 5、認罪認罰與自首坦白不作重復評價怎么理解
- 6、刑法禁止重復評價
自首和認罪認罰能同時使用嗎
同時具有自首和自愿認罪情節(jié)時,不能同時對兩個情節(jié)都給予從寬處罰,否則就是重復評價。首先,給予自首的被告人從寬處罰,是因為被告人有如實供述自己的主要罪行,真誠悔罪,愿意承擔法律后果的態(tài)度,自愿認罪是這種態(tài)度的延續(xù)。
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投案自首和認罪認罰都屬于從輕或減輕情節(jié),兩者是可以同時適用的。自首立功認罪認罰的減刑標準是自首可減10%、立功可減20%、認罪認罰可減20%,有前述三種減刑情節(jié)的一般在刑期總和減去40%左右。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實體從寬、程序從簡。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guī)定,認罪認罰的可以依法從寬不能和自首同時使用。
” 對這一規(guī)定,需要正確理解。認罪認罰與自首、坦白之間并非排斥關系,二者存在同時適用的問題。同一被告人既有自首情節(jié),又有認罪認罰情節(jié),司法人員不可能只認定其中一個情節(jié),而是需要同時認定并作為從寬處理的依據(jù)。
法律主觀:自首認罪認罰減刑,綜合考慮自首的動機、時間、方式、罪行輕重、如實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現(xiàn)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犯罪較輕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刑訴法自首量刑情節(jié)的規(guī)定是什么
1、根據(jù)我國刑法規(guī)定,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在一般情況下都要予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犯罪分別自首,無論罪行輕重,均可以從輕處罰。但對于極少數(shù)罪行特別嚴重的、情節(jié)特別惡習劣的犯罪分子,也可以不從輕處罰。 犯罪以后自首,犯罪較輕的,不僅可以從輕處罰,而且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3、自首的量刑原則: 看自首人的犯罪事實; 自首的時間; 自首的原因以及動機; 交代自首的犯罪情況; 犯罪分子的自首態(tài)度; 犯罪分子是自首還是如實供述。
4、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guī)定的自首情節(jié),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fā)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5、這里的犯罪較輕,刑法沒有規(guī)定法定標準。我國刑法通論認為,被處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的犯罪可以視為較輕之罪,否則就是較重之罪。
“認罪認罰與自首等情節(jié)不作重復評價”如何理解與適用
1、認罪認罰與自首、坦白不作重復評價。” 對這一規(guī)定,需要正確理解。認罪認罰與自首、坦白之間并非排斥關系,二者存在同時適用的問題。
如何理解刑法中的禁止重復評價原則
1、一行為不能重復評價兩次。舉個例子,一個人一槍把人打死了,但同時把他穿的那件價值20萬的貂皮大衣給打穿了,那么他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故意殺人罪和破壞財物罪,但法院在審判時只能判決其故意殺人。
2、禁止重復評價原則是在定罪量刑時,禁止對同一 犯罪構(gòu)成 事實予以二次或二次以上的法律評價。立法與司法原則說。認為禁止重復評價原則既是定罪量刑的司法原則,也是一項立法原則。
3、在制刑、量刑、行刑各個環(huán)節(jié)均應貫徹罪刑相適應原則,不能重罪輕判,也不能輕罪重判。罪行相適應原則是《刑法》第五條規(guī)定的內(nèi)容:《刑法》第五條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4、所謂重復評價,表面上是在定罪量刑時對存在論上的同一犯罪行為進行了重復使用,但本質(zhì)上是對其所反映出來的同一不法內(nèi)涵和同一罪責內(nèi)涵進行了重復考量,結(jié)果導致重復處罰。
5、認罪認罰與自首、坦白不作重復評價?!? 對這一規(guī)定,需要正確理解。認罪認罰與自首、坦白之間并非排斥關系,二者存在同時適用的問題。
6、對于禁止重復評價原則的理解,不僅是在刑事立法上確定自洗錢能否入罪的理論“瓶口”,也直接關系到自洗錢入罪后的競合適用認定,這就需要我們結(jié)合洗錢罪的發(fā)展變化和特性而予以辨析。
認罪認罰與自首坦白不作重復評價怎么理解
1、認罪認罰與自首、坦白不作重復評價?!? 對這一規(guī)定,需要正確理解。認罪認罰與自首、坦白之間并非排斥關系,二者存在同時適用的問題。
2、法律主觀:自首認罪認罰減刑,綜合考慮自首的動機、時間、方式、罪行輕重、如實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現(xiàn)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犯罪較輕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3、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自首、坦白情節(jié),同時認罪認罰的,應當在法定刑幅度內(nèi)給予相對更大的從寬幅度。 認罪認罰與自首、坦白不作重復評價。
4、坦白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動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但坦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必愿意認罰。自首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必符合認罪認罰的條件,認罪認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未必符合自首的條件。
5、關于認罪認罰是不是能作為獨立的、區(qū)別于坦白、自首、有悔罪表現(xiàn)的這些量刑情節(jié),一直有很大的爭議,這個需要立法進一步明確,實踐中各地操作也不一致。
刑法禁止重復評價
禁止重復評價原則是在定罪量刑時,禁止對同一 犯罪構(gòu)成 事實予以二次或二次以上的法律評價。立法與司法原則說。認為禁止重復評價原則既是定罪量刑的司法原則,也是一項立法原則。
禁止重復評價原則的價值基礎是法的正義性。法的正義性價值是法最重要的 價值基礎和價值取向之一,“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某些法律和制度,不 管它們?nèi)绾斡行屎陀袟l理,只要他們不正義,就必須加以改造或廢除。
一行為不能重復評價兩次。舉個例子,一個人一槍把人打死了,但同時把他穿的那件價值20萬的貂皮大衣給打穿了,那么他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故意殺人罪和破壞財物罪,但法院在審判時只能判決其故意殺人。
量刑中自首重復評價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于自首和認罪認罰能重復評價嗎、量刑中自首重復評價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本文轉(zhuǎn)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