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公務員未休假補貼標準,以及公務員未休假補貼標準是多少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公務員公休假補貼怎么計算
公務員公休假補貼: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日工資收入按照職工本人的月工資除以月計薪天數 (21.75天)進行折算。
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職工年休假天數少于應休年休假天數,應當在本年度內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按照其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用人單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但是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第十條
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職工年休假天數少于應休年休假天數,應當在本年度內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按照其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用人單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但是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公務員沒有休年假能發未休年休假補貼嗎
公務員沒有休年假有補貼。
機關、事業單位應當根據工作人員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對其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支付標準是:每應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應休年休假當年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工作人員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工作人員年休假工資報酬中,除正常工作期間工資收入外,其余部分應當由所在單位在下一年第一季度一次性支付,所需經費按現行經費渠道解決。實行工資統發的單位,應當納入工資統發。
擴展資料: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工作人員工作年限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滿20年及以上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國家規定的探親假、婚喪假、產假的假期,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依法應享受寒暑假的工作人員,因工作需要未休寒暑假的,所在單位應當安排其休年休假;因工作需要休寒暑假天數少于年休假天數的,所在單位應當安排補足其年休假天數。
還規定,機關、事業單位不安排工作人員休年休假又不按本辦法規定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人事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外,單位還應當按照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工作人員加付賠償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公務員不休帶薪年休假,如何計算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年休假工資報酬的計算方法:
1.年休假工資報酬=全年工資收入÷261(天)×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3。
2.享受了正常工作期間工資收入的工作人員,支付的年休假工資報酬按全年工資收入÷261(天)×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2的方法計算。
3.機關工作人員的全年工資收入,為本人當年12月份的基本工資、津貼補貼之和乘以12,再加上年終一次性獎金。
4.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全年工資收入,為本人當年12月份的基本工資、國家規定的津貼補貼、績效工資之和乘以12,事業單位在實行績效工資前,工作人員的全年工資收入為本人當年實際收入。
5.機關事業單位全年工資收入不含根據住房、用車等制度改革向工作人員直接發放的貨幣補貼。
拓展資料:
帶薪年休假簡稱年休假,是指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時間的帶薪年假。
中國勞動法對帶薪年休假作了原則性規定,但沒有規定帶薪年休假的休假時間及具體操作辦法,而是指定由國務院制定相應的具體辦法。
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已經通過《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從此,職工帶薪年休假就有了法律保障。
公務員年假不休補償的規定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中的規定,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公務員年假補休補償按照該條例進行,不過公務員單獨的津貼,國家補貼以及單位補貼仍然按照單位管理條例來進行發放。
法律依據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img]公務員未休假補貼標準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公務員未休假補貼標準是多少、公務員未休假補貼標準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