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護理依賴補償標準包括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護理依賴賠償標準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
護理依賴賠償只能5年申請一次嗎
不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原則,計算到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為止;
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是最長不超過二十年。
如果受害人實際需要的護理期限,超過了法院判決的期限,甚至超過了二十年的最長期限,就超過期限的護理費,受害人有權再次請求賠償(最高法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
醫療依賴費用法律規定
醫療依賴是指傷、病致殘后,在醫療期滿后,仍然不能脫離藥物或其他醫療手段治療者,諸如外傷后糖尿病不能脫離胰島素治療者,外傷后癲癇不能脫離抗癇劑等。醫療依賴是評殘標準分級的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有關護理依賴和護理費賠償的規定是什么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傷殘程度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或其他特殊情況可以確定兩人護理。
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各省地標準不一)X80%X年限(70-開始護理年齡)
護理依賴前的護理費賠償標準是什么
受害人評定為護理依賴前的護理費賠償本文主要是指住院期間和休養期間的護理費賠償,對于這個問題,在審判實踐中還比較容易把握,即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來確定護理費。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請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
但由于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受害人的治療和休養有一個很長的過程,有的受害人可能需要半年、一年或者更長的時間。針對住院和休養時間很長的情況,如果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請護工的,司法解釋規定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在審判實踐中容易把握。
但如果是家屬護理,并且該家屬是有固定收入的,司法解釋規定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即按照其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雖然家屬護理其親屬從情理上講是天經地義的,其實際減少的收入從損失彌補的角度也應得到賠償,但如果受害人需要護理的時間很長,如超過半年以上,而家屬的收入又超過雇請護工所需要支付費用的好幾倍,此時如果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即按照其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則賠償義務人要支付很大的護理費,實際對賠償義務人增加了負擔,導致了不公平。
因為雇請護工由賠償義務人支付合理的費用就可以達到護理受害人的目的,而現在因家屬護理賠償義務人需要支付超過好幾倍的費用,從利益的角度和情理的角度對賠償義務人是不公平的。下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如受害人因治療和休養需要護理12個月,雇請護工的話,按一般勞務報酬標準每月1500元計算,賠償義務人需要支付18000元;如果由家屬護理,該家屬年收入60000元,則實際減少的收入為60000元,賠償義務人需要支付60000元;兩者相比較,僅僅因為是家屬護理,賠償義務人多支付了42000元,不公平顯而易見。
針對上述情況,筆者認為法官如果全部按家屬實際減少的收入來賠償,對賠償義務人明顯不公;如果全部按雇請護工的標準來賠償,則對受害人和家屬明顯不公,也違背了公序良俗,違反了司法解釋的規定。此種情況下法官為了作出公平合理的判決,必須行使適當的自由裁量權,緊緊圍繞“參照”兩個字來作出認定。
如首先確認家屬護理符合公序良俗和情理,賠償義務人應賠償其實際減少的收入;其次確認針對如果長的護理時間,如果全部由收入較高的家屬來護理,其損失將非常巨大,受害人考慮到該損失要由賠償義務人承擔的情形,應雇請護工護理以減少損失;第三要確認如果全部按家屬實際減少的收入賠償護理費,在雇請護工由賠償義務人支付合理的費用就可以達到護理受害人的目的的情況下,增加了賠償義務人的負擔,從利益的角度和情理的角度對賠償義務人是不公平的。
然后法官從公平合理的角度,行使適當的自由裁量權,確認治療后一個合理的期限由家屬護理,按實際減少的收入賠償護理費,之后的期限參照雇請護工的費用支付護理費,以平衡雙方當事人的利益。如對上述案例,可作出如下判決,前半年按家屬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為30000元,后半年按雇請護工的費用計算為9000元,合計判決賠償義務人賠償39000元的護理費。
。
護理依賴賠償標準
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
護理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
受害人定殘后的護理,應當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并結合配制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好了,關于護理依賴補償標準包括哪些和護理依賴賠償標準的問題到這里結束啦,希望可以解決您的問題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