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工資標準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工資標準是多少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賠償標準是什么
- 2、工傷一次性醫療費賠償標準
- 3、工傷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標準?
- 4、一次性傷殘醫療補助金賠償標準
- 5、工傷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賠償標準
- 6、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補助標準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賠償標準是什么
法律分析: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賠償標準是根據工傷職員傷殘等級確定,不同等級,賠償標準不同。具體如下,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根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傷殘等級支付。其計算公式如下,一次性傷殘津貼人工資X賠償月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規定。
工傷一次性醫療費賠償標準
勞動法 規定 工傷 一次性 醫療費 賠償標準 :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一級至四級 傷殘 :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 工資 ,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五級 六級傷殘 :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七級至 十級傷殘 :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 八級傷殘 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 職業病 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2、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3、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江蘇省) 五級20萬元 六級16萬元 七級12萬元 八級8萬元 九級5萬元 十級3萬元 4、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江蘇省)-用人單位支付 五級9.5萬元 六級8.5萬元 七級4.5萬元 八級3.5萬元 九級2.5萬元 十級1.5萬元 5、通用項目 除了以上跟 傷殘等級 有關的或者定期待遇,一般工傷傷情好了之后所有費用都是審核好了一起報銷的,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統籌地區以外交通費食宿費、輔助器具費、康復性治療費是基本的。
工傷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標準?
一、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基準標準為:五級20萬元,六級16萬元,七級12萬元,八級8萬元,九級5萬元,十級3萬元。
《江蘇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將于6月1日起正式實施。《辦法》對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基準標準進行調整,患職業病的工傷職工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在新標準基礎上增發40%。
《辦法》明確進一步保護工傷職工權益,強制要求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措施使受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得到及時救治,在停工留薪期間,用人單位不得與工傷職工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至十級傷殘,按照規定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基準標準為:五級20萬元,六級16萬元,七級12萬元,八級8萬元,九級5萬元,十級3萬元。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基準標準為:五級9.5萬元,六級8.5萬元,七級4.5萬元,八級3.5萬元,九級2.5萬元,十級1.5萬元。其中,患職業病的工傷職工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發40%。
二、工傷與勞務損害賠償區別是什么
(一)責任主體不同。工傷賠償的主體是限定性的。我國勞動法第二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是指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勞務損害賠償的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企業,也可以個體經濟組織。
(二)主體之間關系不同。工傷保險的權利人和義務人之間必須有勞動關系,非勞動關系,不構成工傷。而一般人身損害賠償不受勞動關系限制。
(三)責任性質不同。工傷保險本質是勞動合同關系,主要是勞動保險法上的義務,而一般雇傭勞務賠償是侵權責任(無因管理形成的人身損害賠償為例外),是民法上的義務。
(四)歸責原則不同。工傷保險實行無過錯責任,而勞務損害賠償實行過錯責任。如是一般侵權,還必須具有損害四要件。
(五)性質認定不同。工傷須經過勞動部門認定,雇傭損害賠償無須經過確認。工傷的認定有效和有資格的是勞動部門,勞動部門有權確定勞動者傷害是否是工傷,其它部門的認定均為無效。
(六)舉證責任不同。工傷賠償除非用人單位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所為,方可免除責任。而勞務損害賠償則實行誰主張,誰舉證,對賠償的一切事實,權利人均要舉證證明。
(七)賠償時效不同。工傷賠償的時效為60日,勞務賠償依據《民法典》(2021.1.1生效)普通訴訟時效三年的規定,受害人明知和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可在三年內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法律的保護,也可直接向雇主和有關單位主張解決,在主張權利時時效中斷。
(八)處理程序不同。工傷調解不成,必須經過勞動爭議仲裁才能訴訟(仲裁前置),工傷賠償在認定工傷后,除企業調委會調解時效中斷外,申請勞動仲裁部門裁決,逾期不裁決的視為放棄權利。在裁決后15日內不起訴的,視為認可仲裁裁決。在仲裁裁決后,不服的才可以通過訴訟程序。而勞務損害賠償可直接通過訴訟解決。
(九)賠償范圍和標準不同。工傷賠償,旨在保障勞動者的最低生活,其賠償的范圍僅限于人身傷害,并且給付金額受到法定標準的限制。對不同等級的工傷,確定了一個統一的標準。參照標準對工傷者進行賠償。且不是一次性的。一般人身損害賠償在于填補受害人的損害,賠償范圍包括所受損害和利益,一般參照道路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來賠償,一般情況下,賠償是一次性的。最明顯的就是可以主張精神撫慰金。
(十)適用法律不同。工傷賠償適用勞動法和工傷保險條例,而勞務損害賠償則適用民事法律規范調整,它直接適用民法侵權行為法的相關條款和規定責任、原則來處理
三、成都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標準
(一)一級至四級不享受。
因為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要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工崗位,享受傷殘津貼,所以就不存在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問題。
(二)五級至六級:
五級30個月、6級25個月。
條件之一:
1、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的。
2、用人單位依據《勞動法》第25條第(二)、(三)、(四)項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
3、用人單位依法破產、解散的。
支付責任:工傷職工所在單位。
(三)七級至十級:
七級20個月,八級15個月,九級10個月,十級5個月。
條件之一:
1、勞動合同期滿終止;
2、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
3、用人單位依據《勞動法》第25條第(二)、(三)、(四)項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
4、用人單位依法破產、解散的。
以上就是找法網小編為您詳細介紹關于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標準是怎么規定的的相關知識,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規定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職工因工死亡的,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如果您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咨詢找法網,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疑惑。
[img]一次性傷殘醫療補助金賠償標準
工傷醫療補助金工傷醫療補助金是對于用工致殘被鑒定為5級至6級的工傷職工自愿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的,以及因工致殘被鑒定為7級至10級的工傷職工在勞動合同期滿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向工傷職工支付用于工傷治療的一次性補助金,使工傷職工在離開原單位后工傷病情發生變化需要治療的能夠有一定的醫療保障。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是國家工傷保險機構為因工致殘被鑒定為1級至10級的企業職工,為補償其受傷時的工資收入損失,按工資的一定比例一次性發放的補償金。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第三十四條 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并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工傷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賠償標準
不同等級的傷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標準不同。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對于7到10級傷殘的員工,如果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則應當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法條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規定。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補助標準
具體以當地執行標準為準,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的計算基數為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在《工傷保險條例》中: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的,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的,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七級傷殘的,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的,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的,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的,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用人單位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百分之七十,六級傷殘的為本人工資的百分之六十;三、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工資標準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工資標準是多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工資標準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