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漁民轉產 補償標準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洪湖退田還湖補償標準?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
洪湖退田還湖補償標準?
.漁民現有住房及相關附屬物按第三方的評估價值予以補償。補償資金待漁民選擇實物或貨幣化安置形式搬遷后進行結算。
2.實物安置由鄉鎮辦事處選擇安置點集中組織施工建設,建筑面積根據漁民意愿,初步定為90—130㎡,戶型2—3個型號,并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建設。
3.集中安置點按建設成本價提供簡裝房,由漁民自行選擇戶型購買。其購房款從房屋評估款中扣繳,實行多退少補。選房辦法、還房面積和房屋價格另行規定。
4.選擇貨幣化安置的漁民憑購房合同或自建房選址單位證明按人平2萬元的標準給予配套設施建設補助。
5.過渡性生活補貼。按人均500元/月標準予以補貼,補貼時間定為2年。2021年開始分年度發放。
6.對符合安置條件的年滿18周歲以上的漁民達到60歲時,按照一次性鎖定,到齡即補的辦法,參照我市“以湖為生”安置辦法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貼。低保戶、五保戶不重復享受。如上級就有關問題出臺新政策,按新政策執行。
7.幫助部分人員就業。市人社局免費為退垸漁民提供就業培訓,推薦就業崗位,安排適當公益性崗位,促進退垸漁民轉崗就業。
8.適當進行轉產安置補助。對退垸還湖(還濕)面積中,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確定為集體土地性質或財政局提供的計稅面積證明屬村集體土地和土地二輪延包并頒發了經營權證的,給予轉產安置補助。其補助辦法是:對退垸集體面積按3000元/畝標準給予鄉鎮辦事處、村(場)轉產安置補助;對整村(組)退垸中全部失去生產資料的漁民給予2萬元/人轉產安置補助。鄉鎮辦事處對轉產安置補助資金的分配制定具體補助辦法報市退垸辦備案。
9.對于2020年提前退垸且進行搬遷安置的,分年度按每平方米1元進行土地流轉補償。
10.安置人數核準以2018年10月1日退垸開始時間為基數,以退垸搬遷年度為截止時間,增減出生、死亡、婚嫁進出人數。增減人數以出生證、結婚證、戶口本為準。
山東省休漁期漁民補償標準?
1.退捕漁船船網證收回補償政策
(1)補償對象:具有本區戶籍、持有合法有效的內陸漁業捕撈許可證書(或三證合一的“內陸漁業船舶證書”)的船舶所有人(船主)及其核定成員。
(2)補償標準:
(2.1)捕撈網具。僅對捕撈證許可的網具進行評估補償,許可網具數量范圍內的按實際數量評估價補償,超出部分不予補償。
(2.2)捕撈權收回。持合法有效證件的退捕漁船按2500元/千瓦補償,持有臨時捕撈許可證的退捕漁船按1250元/千瓦補償。漁船主機功率不滿8.8千瓦的按8.8千瓦確定;漁船主機功率超過8.8千瓦的,按照《內陸漁業船舶證書》載明的功率數確定。
(2.3)退捕漁船和輔助漁船。持合法有效證件漁船、每戶1條生產輔助船,按評估價補償,第2條輔助船起按評估價依次遞減20%補償,最低不低于評估價的40%。對于宿城籍在外地的漁船,統一要求回區內評估處置。
2.住房安置政策
(1)安置方式:采取實物安置方式,安置實行“先退先選”,根據樓層、朝向不同,實行一房一價。原則上,住家船房屋面積低于80平方米的,安置房面積在70平方米以下;80--120平方米的,安置房面積70--92平方米;120-160平方米的,安置房面積101-111平方米;160平方米以上的,安置房面積115-127平方米。對于無住家船、岸上又無住房的專業漁民,可根據家庭人口,按照不超過25m2/人予以安置。
(2)獎補政策。鼓勵漁民進城,在宿城新區城區購買商品房的(僅限一套,不包含儲藏室、車位等),低于144平方(不含二手房),可按實際購房總價的8%給予獎補(最高不超過8萬元),具體參照農房進城獎補辦法;購房補貼期限截至2020年12月底(以協議簽訂日期及購房合同備案日期為準),超期不再享受購房補貼。
3.就業服務補貼政策
(1)創業相關扶持政策。對退捕漁民取得營業執照首次創業且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按規定給予5000-20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對具備條件的退捕漁民,落實富民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貸款額度個人最高50萬元、企業最高300萬元;創業人員入駐鄉鎮創業孵化基地,給予租金補貼。
(2)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相關政策。將重點水域退捕漁民的技能培訓納入補貼范圍,對經培訓后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書、培訓合格證書的,給予培訓補貼。培訓期間,對其中的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和低保對象等困難群體,給予生活費(含交通費)補貼。
4.社會保障政策
(1)16周歲以下(未成年年齡段):參照被征地農民安置補助費標準一次性領取相應生活補助費,不再作為退捕專業漁民參加城鄉基本養老保險。
(2)16周歲以上至60周歲(勞動年齡段):按照宿遷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1倍乘以139籌集退捕專業漁民社會保障資金,建立個人分賬戶,用于代繳基本養老保險費。
(3)60周歲以上(養老年齡段):從水域實行禁捕公告時間次月起,按照宿遷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1倍按月領取養老補助金。退捕前已經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同時享受省人民 *** 規定的最低標準基礎養老金。
退捕漁民社會保障實施辦法?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人社部建立了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實名制動態幫扶信息系統,將努力做到應登盡登、不落一人,對“上岸”漁民全面落實就業和社保政策。
“對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領取養老金條件的,要核查參保情況,及時兌現社保待遇。同時引導退捕漁民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上述負責人表示。
為幫助“上岸”漁民盡快找到新出路,各地人社部門積極會同農業部門挖掘了一批涉漁崗位,支持退捕漁民就業創業。人社部要求將長江退捕漁民作為就業重點人群,納入免費職業技能培訓范圍;對有培訓需求的退捕漁民,至少提供1次職業技能培訓。
江西是禁捕退捕工作任務最重、壓力最大的省份。人社部數據顯示,江西“上岸”漁民共有6.82萬人,截至目前已實現退捕漁民轉產就業4.12萬人,參加養老保險5.21萬人,已舉辦專場招聘活動132場次,提供職業介紹4.52萬人。
安徽出臺13項補貼政策,預計支出補貼資金5.8億元,對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實施全流程跟蹤、全需求覆蓋。農業農村部門鎖定的2.95萬名退捕漁民中,已納入養老保險2.41萬人,實現就業1.64萬人。(完)
云南惠農補貼標準?
云南省2021年惠農補貼:
1、耕地地力保護補貼
補貼對象: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
補貼形式:通過“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兌現到戶。
2、農機購置補貼
依據同檔產品上年市場銷售均價測算,原則上測算比例不超過30%。
3、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
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實施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有關稻谷主產省份繼續實施稻谷補貼政策。
4、農業保險保費補貼
補貼范圍:水稻、小麥、玉米、棉花、馬鈴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豬、奶牛、育肥豬、森林、青稞、牦牛、藏系羊和天然橡膠,以及水稻、小麥、玉米制種。
補貼地區:內蒙古、遼寧、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6個省(自治區)。
保費補貼:在地方財政自主開展、自愿承擔一定補貼比例基礎上,中央財政給予保費補貼支持。
5、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設施補貼
補貼方式:先建后補、以獎代補。
補貼地區:河北、山西等16個省份。
補貼標準:補助采取“雙限”,補貼比例上限不超過倉儲保鮮設施造價的30%(湖北省和貧困地區放寬至50%),單個主體補貼上限為100萬元,具體定額補貼標準由地方制定。
6、漁業發展與船舶報廢拆解更新補助
支持漁民減船轉產和人工魚礁建設,支持深水網箱推廣、漁港航標等公共基礎設施。
漁民退捕補償標準?
補償標準:
(2.1)捕撈網具。僅對捕撈證許可的網具進行評估補償,許可網具數量范圍內的按實際數量評估價補償,超出部分不予補償。
(2.2)捕撈權收回。持合法有效證件的退捕漁船按2500元/千瓦補償,持有臨時捕撈許可證的退捕漁船按1250元/千瓦補償。漁船主機功率不滿8.8千瓦的按8.8千瓦確定;漁船主機功率超過8.8千瓦的,按照《內陸漁業船舶證書》載明的功率數確定。
(2.3)退捕漁船和輔助漁船。持合法有效證件漁船、每戶1條生產輔助船,按評估價補償,第2條輔助船起按評估價依次遞減20%補償,最低不低于評估價的40%。對于宿城籍在外地的漁船,統一要求回區內評估處置。
漁民轉產 補償標準和洪湖退田還湖補償標準?的問題分享結束啦,以上的文章解決了您的問題嗎?歡迎您下次再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