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工傷賠償款能稅前扣除標準2018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工傷賠償按稅前收入嗎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工傷賠償金能在稅前扣除嗎
企業根據《大連市城鎮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規定》的規定,向因工傷、殘、死亡的職工及家屬支付的工資、各種補貼和補助等福利待遇,允許稅前扣除工傷支出。及《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通知(2021年)》(穗地稅發[2021]220號)文件的規定:納稅人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工傷事故,減除責任人賠償和保險賠款后的余額,屬于醫療費用的,在"應付福利費"中開支,不得在稅前扣除;納稅人在生產經營中作為責任人而向服務對象或者第三方(如客運企業對承運的旅客、施工企業在露天施工時對過路行人的傷害等)支付的賠償款,可以在稅前扣除。
[img]工傷事故支付的賠償金是否可稅前扣除
在勞動保障等相關部門規定的標準內支付的賠償款允許稅前扣除,超過標準的賠償款不得在稅前扣除,但經勞動保障、人民法院等相關部門仲裁、調解、判決、裁定等支出的賠償款允許在稅前扣除。企業應提供勞動保障、法院等部門相關證明,以及賠償款支付憑證等資料。
2018最新工傷賠償標準?
2018年工傷賠償標準具體如下:《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第三十四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規定。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規定。
工傷賠償標準2018
2018年 工傷賠償標準 是根據職工的受傷害情況來確定的。在法律規定中, 工傷 的賠償項目以及標準如下: 1、 醫療費 、康復治療費、交通費、食宿費,根據醫療機構的證明來確定。 2、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支付。 3、輔助器具費,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 工傷保險 基金支付。 4、 停工留薪期 工資 。職工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 工資福利 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5、生活 護理費 ,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按照地方標準計算。 6、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 賠償標準 是根據工傷職員 傷殘等級 確定,不同等級,賠償標準不同。 7、 傷殘津貼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 傷殘 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不同等級,賠償標準不同。 8、喪葬補助金,職工因工死亡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9、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的人民 *** 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 社會保險法 全文》》 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一)治療工傷的 醫療費用 和康復費用;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 (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 (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 勞動能力鑒定 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 (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七)終止或者 解除勞動合同 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 供養親屬撫恤金 和因工死亡補助金; (九)勞動能力鑒定費。
工傷賠償可以稅前列支么
可以的。
根據《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
第三條、關于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
《實施條例》第四十條規定的企業職工福利費,包括以下內容:
(一)尚未實行分離辦社會職能的企業,其內設福利部門所發生的設備、設施和人員費用,包括職工食堂、職工浴室、理發室、醫務所、托兒所、療養院等集體福利部門的設備、設施及維修保養費用和福利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務費等。
(二)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發放的各項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包括企業向職工發放的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供暖費補貼、職工防暑降溫費、職工困難補貼、救濟費、職工食堂經費補貼、職工交通補貼等。
(三)按照其他規定發生的其他職工福利費,包括喪葬補助費、撫恤費、安家費、探親假路費等。
擴展資料:
一般企業廣告費支出所得稅稅前列支
1、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廣告費支出,除特殊行業另有規定外,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2%的,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后納稅年度結轉。
糧食類白酒廣告費不得在稅前扣除。
納稅人因行業特點等特殊原因確實需要提高廣告費扣除比例的,由國家稅務總局根據實際情況另行規定。
2、自2001年起,對制藥、食品(包括保健品、飲料)、日化、家電、通信、軟件開發、集成電路、房地產開發、體育文化和家具建材商城等特殊行業的企業,每一納稅年度內發生的廣告費支出可以在銷售(營業)收入8%的比例內據實扣除,超過此比例部分的廣告支出可無限期向以后納稅年度結轉。
3、對從事軟件開發、集成電路制造及其他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互聯網站,從事高新技術創業投資的風險投資企業,自登記成立之日起5個納稅年度內,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廣告支出可據實扣除。
超過5年的,按上述8%的比例扣除。
4、納稅人申報扣除的廣告費支出應與贊助支出嚴格區分。納稅人申報扣除的廣告費支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廣告是通過工商部門批準的專門機構制作的;
(2)已實際支付費用,并已取得相應發票;
(3)通過一定的媒體傳播。
不同時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的不可作為廣告費用在稅前扣除,而應列為企業的業務宣傳費支出。
5、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0.5%。超過0.5%的部分當年不得扣除,以后年度也不得扣除。
業務宣傳費與廣告費應嚴格區分開來,凡不符合廣告費條件的,應一律視同業務宣傳費處理。
廣告費用與業務宣傳費的列支計算標準為銷售(營業)收入,這里的銷售(營業)收入指的是:"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其他業務收入"二者之和。
6、金融企業廣告費、業務宣傳費的稅前扣除應注意問題:
(1)自2003年1月1日起,金融企業凡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金融企業應收利息稅務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1]69號)的規定。
在扣除2000年12月31日以前應收未收利息采取直接沖減當年利息收入方式進行處理的,在計算廣告費、業務宣傳費和業務招待費稅前扣除限額時。
準予將已經沖減當年利息收入的部分還原,即以當年實際取得的利息收入作為計算上述三項費用稅前扣除限額的基數。
(2)金融企業凡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金融保險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906號)的規定。
對業務宣傳費和業務招待費實行由總行(總公司)或分行(分公司)統一計算調劑使用的,其成員企業每年實際發生的業務宣傳費和業務招待費。
可按稅法規定標準據實扣除,超過規定標準的部分,由總行(總公司)或分行(分公司)在規定的限額內實行差額據實補扣。
參考資料來源:國家稅務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稅前列支
關于工傷賠償款能稅前扣除標準2018和工傷賠償按稅前收入嗎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