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們,大家好,相信還有很多朋友對于騰訊裁員的補償標準和騰訊35歲以上裁員是真的嗎?的相關問題不太懂,沒關系,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分享騰訊裁員的補償標準以及騰訊35歲以上裁員是真的嗎?的問題,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 那么多企業包括阿里,騰訊裁員,為什么社會對京東裁員反應這么大?
- 騰訊前員工離職后被判賠償1940萬,競業限制協議到底能不能簽?
- 騰訊35歲以上裁員是真的嗎?
- 京東騰訊大規模裁員?應屆大學生就業形勢如何?
- 騰訊為什么會裁10%的中層干部?
那么多企業包括阿里,騰訊裁員,為什么社會對京東裁員反應這么大?
任何一家企業,在經營不善或者業務調整時,迫不得已進行裁員,這都是正常的商業邏輯,也是大家都能理解的事情。
哪怕是大企業,雖然裁員往往來的很殘酷但只要人員在職時拿到了應有的那份工資,裁員時得到了公正的補償,那就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但真正有問題的,是員工在職時,公司給員工畫了一張又一張大餅,或者用所謂的“文化”代替管理,給員工造成的錯誤的印象。
十五年前:《聯想不是家》讓多少人看清了與公司應有的關系最典型的例子,往遠點說,是2003年聯想大裁員的時候,一個員工寫下的《聯想公司不是家》,這篇文章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引發巨大的反響,甚至得到了柳傳志本人的發文回應。
原文很長,我摘錄其中一小部分:
這是我親歷這兩次重大戰略調整,所得出的結論。我想,我比許多人都體會深刻。員工和公司的關系,就是利益關系,千萬不要把公司當作家。……但,公司就是公司,公司為我做的這一切,都是因為我能為公司做貢獻,絕對不是像爸爸媽媽的那種無私奉獻的感情。……當年引起那么多的反響,就因為有多少公司不斷宣揚著“像家一樣的公司”,因為公司像家一樣,所以你要對公司奉獻、對公司付出,不要太去計較個人的得失。當年有多少人真的信了這些鬼話。
然而,很多投入了奉獻與付出的人突然有一天發現,公司遭遇哪怕一點點危險時,就會毫不猶豫的將它們棄如敝履。他們被自己的“家”給拋棄了。然而當他們發現這一點時,自己失去的青春與 *** 已經再也沒有被找回的可能性。
十五年后,劉強東“不會開除一個兄弟”言猶在耳又過了十五年,聯想發表 *** 時,又用上“兄弟姐們”這樣的描述。一個有點“臉盲”的男子也公開表示“不會開除一個兄弟。”
結果呢?這句話的尾音還沒有落下,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裁員。
身為一個企業家,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難道不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做到么?他當然知道,但為什么還要這么說?
收買人心而已,收買人心可以很貴,你要付出相當多的真心與真金白銀;
收買人心也可以很便宜,只要一句輕飄飄的謊言就可以了。
更為可笑的是,京東面臨如今的困局,到底誰負最大的責任?且先不說作為一個說一不二的領導者,他戰略層面的錯誤會把公司帶到什么樣的深淵。
就說作為一個“男人”,管不住自己的褲腰帶,讓整個公司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之后,你可聽到了這個人哪怕一句的“反省之言”?
相反,這樣的人居然開始指導起別人的價值觀了。把為京東辛勤勞動的“兄弟們”分成三類人,然后想要“處理掉”。
什么叫“處理掉”?明眼人都知道,那就是讓你走,還不想給你任何的賠償。
吃相如此難看,也堪稱是空前絕后了。
所以說,大家關注的哪里京東裁員,除了京東被裁和等待被裁的員工,誰會真的關心京東裁員的事情。大家所嘲諷,所鄙視的,不過是那些說一套做一套的跳梁小丑罷了。
騰訊前員工離職后被判賠償1940萬,競業限制協議到底能不能簽?
題主所說的案例,并不是競業限制協議到底能不能簽的問題,而是個人契約精神的問題。我們的社會恐怕最缺乏的就是契約精神,未來的社會急需進一步強化契約精神,這是建立良好市場競爭必要條件之一。
騰訊游戲高級研發人才,在騰訊游戲任職期間及離職后,成立公司研發出多款與騰訊研發的游戲相似的游戲產品,這是什么性質的問題?嚴重來說,可能涉嫌盜取商業機密罪!騰訊研發的游戲,應該不僅僅是徐XX個人的勞動成果,而是騰訊若干研發人員集體的智慧結晶,徐XX在職期間竟然成立公司,并開發類似的游戲,性質很是惡劣,難道不是盜取商業機密嗎?
再說,徐XX是簽署了一份競業限制協議,根據協議即使是在離職之后若干年內,也不得從事與騰訊游戲存在直接競爭關系的工作的。如果任何協議不合理,可以選擇不簽;如果簽訂了,除非協議內容被認定為違反法律規定,沒有任何理由拒不執行,且明知故犯,從而獲取商業利益!
依約返還騰訊1940余萬,請注意若是“返還”,那么很可能說明這筆錢是騰訊支付給徐XX的競業限制協議的經濟補償款。徐XX拿錢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否心安理得呢?
騰訊35歲以上裁員是真的嗎?
騰訊三十五歲以上裁員不是真的。如果三十五歲以上都是裁員,那員工肯定會寒心了,只是騰訊里面競爭激烈,前期可以正常上升,到三十五歲如果能力沒有進一步表現,那就升不了,你看到別人提升,自己推居二線,肯定自己就干不下去了,自己就想走
京東騰訊大規模裁員?應屆大學生就業形勢如何?
脈脈數據研究院的春招人才數據顯示,互聯網的就業競爭度在各行業中排名第二,相比于2018年秋招季的就業競爭度(1.3),2019春季IT互聯網行業的就業競爭度升高明顯,達到了2.1。此外,脈脈數據研究院的《人才遷徙2019》報告顯示,在列出的10家互聯網企業中,百度、京東和網易已出現顯著人才流出。大學生就業渠道還是挺多的,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才有競爭力。
騰訊為什么會裁10%的中層干部?
很容易理解,人到中年,壓力大。
小白兔太多,已經嚴重阻礙了騰訊的上升渠道,就跟阿里巴巴對比,在阿里的管理團隊中,80后占比已經過半,淘寶總裁蔣凡就是加入阿里四年多的85后,2017年2月,阿里宣布新增的4位合伙人中,螞蟻金服平臺數據事業群研究員胡喜、天貓技術部研究員吳澤明就是80后。
而騰訊這邊,恕我直言,還是老一輩在扛大梁,當自己的管理團隊集體步入中年,而且又來到了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你說能不急嘛。
古話說的好:“變則通,不變則死”。 *** 。
好了,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