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拆遷矛盾協調費的追溯期是多久?,以及拆遷矛盾問題解決途徑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修路拆遷補償標準
補償的標準因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都不一致,一般在三四萬元/畝到十幾萬元/畝之間。
公路征地補償款的標準 征收耕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3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公路建設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房屋補償標準: 樓房(二層以上)每平方米補償3300元,搗(預)制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米補償2800元,磚瓦房每平方米補償2400元,平(草)房每平方米補償1900元。
法律主觀:修路房屋拆遷應該給予補償。公路建筑控制區的范圍,從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的距離標準為: (一)國道不少于20米; (二)省道不少于15米; (三)縣道不少于10米; (四)鄉道不少于5米。
拆遷協議被判決無效后,如何提起訴訟
1、其二,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達成協議后,且拆遷當事人之間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反悔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實際上,在目前的審判實踐中,行政和民事兩種訴訟形式都有。被征收人對補償協議不服的以行政訴訟為主,也就是“民告官”;被征收人不履行協議約定義務時,房屋征收部門多以民事訴訟提起訴訟。
3、如果拆遷補償不合理,被拆遷人可以通過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進行 *** 。需要準備好相關證明材料,并且在規定時間內提交申請。同時,需要注意選擇適當的法律程序和 *** 方式。
簽了拆遷協議給了補償還能起訴嗎?
簽了賠償協議還能起訴。受害方在簽訂賠償協議時對其傷勢程度是否存在正確認知和預見。傷勢無需治療,或治療中醫生告知輕微受損,醫療費花費極少等。
補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法律分析:簽訂侵權賠償和解協議后還能到法院起訴。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由這條法律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土地房屋征收補償協議是可以起訴的,法院是必須受理的。非產權人代替簽字的補償協議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被拆遷人作為拆遷房屋的合法產權人,有權利與拆遷方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如果雙方已經簽署了調解協議書并給出了協議補償,一般情況下,對方就無法再向法院起訴民事賠償了。因為調解協議書是雙方自愿達成的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應當按照協議書中的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
業主起訴物業的訴訟時效
1、物業費訴訟時效為三年。具體來說,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但是如果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則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2、物業費糾紛的訴訟時效是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普通訴訟時效、最長權利保護期間】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3、物業糾紛訴訟的時效一般是三年,從業主知道權利受損之日起就算,需要注意的是,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特殊情況除外。物業糾紛近幾年比比皆是,糾紛雙方盡量做到互相理解,最終解決問題是最好的選擇。
4、物業費的訴訟時效是三年因拖欠物業費起訴業主,訴訟時效為三年。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5、物業費有訴訟時效,物業費適用普通程序的訴訟時效,即三年。物業服務合同系持續性合同,物業公司要求業主給付物業服務費用的訴訟時效期間應從最后一期物業服務費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關于拆遷矛盾協調費的追溯期是多久?和拆遷矛盾問題解決途徑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