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鐵們好,相信很多人對國家農業土地整理補償標準都不是特別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下關于國家農業土地整理補償標準以及凈地出讓的標準的問題知識,還望可以幫助大家,解決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凈地出讓的標準
凈地出讓,指在土地出讓中,已經完成拆除平整,不存在需要拆除的建筑物、構筑物等設施的土地。在此基礎上完成的土地出讓就是凈地出讓。
一、各地要嚴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閑置土地處置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5號)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37號)有關閑置土地處置的規定,加快處置利用閑置土地。
土地閑置費原則上按出讓或劃撥土地價款的百分之二十征收;依法可以無償收回的,堅決無償收回。對于違法審批而造成土地閑置的,要在2007年年底前完成清退。能夠恢復耕種的要恢復耕種,不能恢復耕種的納入 *** 土地儲備,優先安排開發利用。
二、實行建設用地使用權“凈地”出讓,出讓前,應處理好土地的產權、補償安置等經濟法律關系,完成必要的通水、通電、通路、土地平整等前期開發,防止土地閑置浪費。
三、合理確定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的宗地規模,縮短開發周期。未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繳清全部土地價款的,不得發放土地使用證書,也不得按土地價款繳納比例分期發放土地使用證書。
四、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結合實際,切實加強本地區
各位老友,我村修路占用我家牛棚是不是也該補償
如果你家牛棚是合法擁有的而不是非法占用,那必須得給你合理補償啊,修路是公益,但不能因此而侵犯私人合法權益。
什么是三農現在國家對三農的政策怎么樣
首先回答一下什么是三農?三農指的是農業、農村、農民。而我們通常說到的三農問題,指的就是在農業,農村,農民這三方面出現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
那么國家對三農方面的政策如何呢?就目前來說,我認為國家非常重視三農問題,針對三農出臺了很多的惠農政策,確實解決了三農方面的很多問題,對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對農村經濟的振興和發展,對農民增產增收,脫貧攻堅,改變生活水平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每年的中央兩代會上專門對三農工作研究討論,并出臺的一號文件專門針對的就是三農方面的事情,有問題,有解答,有措施,有解決的辦法。
先從農業方面說起,取消了自古的種地納糧納稅政策,農民從此不交農業稅,沒有了提留和攤派,接著對種地種糧采取了補貼的政策,還對一些農業機械的購置增大了補助。那么對農村建設也采取了很多的資助政策,修橋修路,通水通電,新農村建設等方方面面都給予政策的優惠,農民基本上不用再集資攤錢。對于農民生活方面的改善,首先是實行了農村最低生活的保障,建檔立卡貧因戶的扶持資助,危房改造,新的農村合作醫療,60歲以上老人給予的生活補貼。還有很多很多的優惠辦法,都是國家對于農業、農村、農民的關心和優惠。相信三農方面存在的問題會逐步解決,三農方面的優惠政策會逐步完善,農民生活會越來越幸福。
大棚房整治有補償嗎
“大棚房”建筑屬于違章建設,拆遷并沒有補償的。
【非常明顯的大棚房】
聊一聊大棚房到底是怎么回事?現在已經拆遷了很多的大棚房,在了解中,大部分都是個人或單位以農業蔬菜大棚的名義,在蔬菜大棚基地建設其他的建筑物,別墅、休閑莊園、商品房、農產品加工廠等,這些都是屬于違章建筑。大棚房的建設嚴重的改變了土地性質和用途,是土地失去了原有的農業生產功能,觸及了保護18億耕地不被破壞的保護紅線。
蔬菜大棚的超標情況,也是大棚房整治范疇蔬菜大棚建設或蔬菜大棚種植基地建設當中,少用不注意就會出現超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個老百姓建設大棚也會去查相關的文件要求,基本是以滿足要求為準。對于蔬菜大棚的建設,相關部門是非常鼓勵的,還會有一定的補貼情況,就不有人去在意這個事情。在這次的大棚房整治過程中最常見的就是蔬菜大棚的耳房面積超標,在相關的設施農業建設中要求,蔬菜大棚的耳房面積不能超過15平米,但在很多地方的蔬菜大棚建設中,耳房的面積都是過大,現在給出處理建議就是整改,把耳房拆除,從新建設小一點。并不會把種植的蔬菜大棚給拆除了。
蔬菜大棚基地園區問題在蔬菜大棚基地中,尤其是道路的建設情況,道路寬度不能超過8米,大棚內的道路不能超過0.6米。還有是大型農業設施項目附屬設施超過10畝的就必須整改,大型農業設施項目沒有設置明顯的標識牌或者設置的標識牌不符合要求的情況,都必須進行整改。
總之,大棚房整治運動都是打擊的都是那些打這個農業蔬菜大棚的名義,搞一些違法建筑,私自改變土地的用途,嚴重的要給予刑事責任。
農村危房改造補貼標準有哪些2020年農村危房改造政策解讀
你好,我是艽野,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農村危房改造補貼標準如下:
(1)各級資助標準自治區按平均標準發放6000元補助金;尤寧城按每戶平均每戶2616元配套標準;各縣按每戶平均每戶2616元配套標準。
(2)D級住房補貼標準一種補助標準:農村牧區分散的五戶家庭沒有住房建設資金生活特別困難群體的保障能力,原則上由縣級或鄉鎮人民 *** 按照在系統建設和改造的形式對國家建設標準的最低要求。
其三類補助標準:對住房建設資金配套能力相對較高的其他貧困戶,按照平均每戶135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其中國家7500元,自治區6000元)。(3)C級危房補助標準C級危房按照實際發生的工程量給予補助,上限不超過13500元。
政策解讀:
一、實施范圍和識別標準
(一)農村危房改造方式。分為兩種:1.農村危房改造整體危險(D級)的原則上拆除重建;2.屬局部危險(C級)的應修繕加固。
(二)農村危房改造實施范圍。主要是居住在危房內的四類重點人群(建檔立卡貧困戶、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
(三)危房改造精準識別標準。必須滿足以下幾點:一是現居住房屋屬于D級或C級危房的;二是本人及子女均無能力新建或維修的;三是家庭成員均無其他住房信息、車輛信息、工商營業執照登記信息、農機購買補貼信息、享受干部待遇或在職干部信息的。
(四)危改對象確定。首先要擁有當地農業戶籍并在當地居住,且是危房產權所有人;申請實施的改造對象必須是經過市扶貧辦、民政局、殘聯三部門身份審核的對象,并已錄入全國農村住房信息系統,經入戶調查復核后,經住建局認可、尚未實施和享受過危改對象。
二、建房面積
4類重點對象改造房屋的建筑面積原則上1至3人戶控制在40-60平米以內,且1人戶不低于20平米、2人戶不低于30平米、3人戶不低于40平米;3人戶以上人均建筑面積不超過18平米,不得低于13平米。各鎮辦嚴格按照文件要求的面積標準控制實施。對于自籌資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極弱、需要社保政策兜底脫貧的特困戶,改造房屋面積按下限標準控制。
三、危房改造資金補助標準
各類對象補助資金依據改造方式、建設標準、成本和補助對象自籌資金能力等不同情況確定,原則上按以下標準執行,各鎮(辦)可根據實際進行調整(中央補助及省級配套資金標準另文下達)。
1.C級危房維修10000元以內;
2.非建檔立卡的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D級危房改造12000元-30000元;
3.建檔立卡貧困戶D級危房改造14000元-40000元;
4.需政策兜底解決住房安全的特困戶,按照改造房屋面積下限標準全額保障。
四、辦理程序
農戶持戶口本、身份證、相關證明等向村委會提出申請→村兩委研究確定對象(公示)→鎮(辦)入戶調查并審核(公示)→實施房屋修繕或新(翻)建→鎮(辦)進行全面驗收→住建局會同相關職能部門組織抽查驗收→撥付補助資金,資金由財政部門統一轉入危改農戶個人銀行賬戶內。
OK,關于國家農業土地整理補償標準和凈地出讓的標準的內容到此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