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轉制員工補償標準相信很多的網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國企改制職工安置和補償規定?也是一樣,不過沒有關系,接下來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轉制員工補償標準和國企改制職工安置和補償規定?的一些知識點,大家可以關注收藏,免得下次來找不到哦,下面我們開始吧!
本文目錄
國企改制職工安置和補償規定?
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其中,員工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計發;員工月平均工資高于企業月平均工資3倍或3倍以上的,可按不高于企業月平均工資3倍的標準計發。
相關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十八條
公司職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組織工會,開展工會活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公司應當為本公司工會提供必要的活動條件。公司工會代表職工就職工的勞動報酬、工作時間、福利、保險和勞動安全衛生等事項依法與公司簽訂集體合同。
公司依照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實行民主管理。
公司研究決定改制以及經營方面的重大問題、制定重要的規章制度時,應當聽取公司工會的意見,并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
工改工賠償標準?
企業改制工傷補償標準是多少?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2、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3、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規定。
二、企業改制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是怎樣的?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 *** 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三、企業為職工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是多久?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綜上所述,企業改制過程中會導致部分職工下崗,企業改制工傷補償標準分為兩部分,工傷補償和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工傷補償就按照具體的等級確定,計算基數是職工的工資。而經濟補償金按照職工的工齡確定,職工的工作期限越長,能夠拿到的經濟補償越多。如果企業拒絕給職工補償的,職工可以到勞動監管部門投訴。
事業單位改制補償方案?
一、事業單位改制人員經濟補償是怎么規定的
與轉制單位解除聘用合同的人員,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標準為:被解聘人員在該轉制單位每工作1年,支付其本人1個月的上年月平均工資;在該轉制單位工作年限滿6個月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本條所稱月平均工資是指被解聘人員上年應得的月平均工資。月平均工資高于本市同期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本市同期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計算。月平均工資低于本人同期崗位工資、薪級工資以及國家和本市規定的福利、補貼之和的,按被解聘人員同期崗位工資、薪級工資以及國家和本市規定的福利、補貼之和的標準計算。
關于轉制員工補償標準,國企改制職工安置和補償規定?的介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