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謝邀請,今天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閉國企補償標準的問題,以及和國企失業補償標準?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還不太明白的話,也沒有關系,因為接下來將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就開始吧!
本文目錄
公司讓職工下崗應該都給什么補償?
一、企業改制:你所在單位的這種變化,屬于國有企業改制。
國有企業改制對職工的安置辦法,一般有以下3種:1.與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職工離開原單位,另謀職業。社會保險費由重新參加工作的單位繼續繳納,無單位的由個人全額繳納。原單位對職工發給經濟補償。2.與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職工與改制后的新公司(你所說的汽車站的買主)簽訂勞動合同在新公司上崗,新公司繼續繳納社會保險費,原單位對職工不給予經濟補償。3.對距離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內的職工,與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與新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職工離崗在家退養,新公司按月發給退養費和繼續繳納社會保險費,到法定年齡時辦理退休手續由社會保險部門按月發給養老金,原企業對職工不給予經濟補償。二、經濟補償:采取買斷,給予職工經濟補償的法規依據是:1.國家《勞動法》: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一)略(二)略(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第二十八條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2.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八條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第十一條本辦法中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用人單位依據本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標準支付。央企買斷員工補償標準?
首先我說買斷工齡的說法是錯誤的,但是央企因為改制而有一部分人下崗是真實存在的,下崗職工補償標準也是嚴格按照勞動法執行的,即職工在企業工作年數每年支付一個月的補償金,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按照一年計算,三個月以上不滿六個月按照六個月計算。
國企失業補償標準?
公式為: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工作年限的計算標準是: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按半個月···月工資的計算標準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濟補償金的月工資為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本人月平均工資,工資計算標準最低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國有企業解散員工有哪些補償?
國營企業解散,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五)款規定,勞動合同終止。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六)款和第四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個月本人工資經濟補償金,滿半年不滿一年的按一年支付,不滿半年的按半年支付,最多支付那些十二年。
計算經濟補償金的本人工資,指勞動者終止合同前12個月平均應得工資,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各種補貼和補貼、獎金、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 *** 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
國企退休每月補貼多少?
國企職工退休人員補貼標準:
1、企業繳費額=核定的企業職工工資總額×20%;
職工個人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8%(目前為8%)=職工個人工資總額×60%~300%×8%。
2、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18%。
企業職工可以按照社保規定上的標準來交納退休金,企業單位也需要為職工承擔規定比例的養老金標準,對于企業沒有為員工購買養老金或者其它的社保情況的,可以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并要求按照規定的標準來進行賠償。
關于本次關閉國企補償標準和國企失業補償標準?的問題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如果解決了您的問題,我們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