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酌定量刑情節可以減輕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酌定量刑情節只有減輕嗎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酌定減輕處罰屬于酌定情節嗎
1、法律主觀:酌定減輕處罰除了酌定情節也有法定情節。酌定量刑情節在刑法中并未有明文規定它是根據立法精神與刑事政策由人民法院從審判經驗中在量刑時酌情考慮的情節。
2、法律主觀:酌定量刑情節,簡稱酌定情節,它雖然不是 刑法 明文規定的情節,但對量刑仍然起著重要影響作用。根據司法實踐,對于酌定量刑情節有哪些的回答如下:常見的酌定量刑情節主要有以下幾種: 犯罪的手段。
3、我國《刑法》共規定了以下四種法定情節: (1)從重處罰情節; (2)從輕處罰情節; (3)減輕處罰情節; (4)免除處罰情節。
4、法律分析:是的,只有行為人確實不具有法定減輕處罰情節的,才能考慮適用酌定減輕處罰的規定。
法定從輕情節酌定從輕情節有哪些
酌定從輕處罰情節有以下:(1)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2)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3)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4)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5)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酌定從輕情節主要有以下幾類:賠償被害人的損失。退贓。被告人認罪。被害人有過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同種罪行。揭發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犯罪動機。間接故意。搶救被害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法定的從輕情節有: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情節: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刑法第19條);預備犯(刑法第22條)。(4)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的情節:從犯(刑法第27條)。
酌定從輕處罰情節有:賠償被害人的損失;退贓;被告人認罪;被害人有過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同種罪行;揭發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犯罪動機;間接故意;搶救被害人。
(3)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情節: 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刑法第19條);預備犯(刑法第22條)。 (4)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的情節: 從犯(刑法第27條)。
減輕處罰的法律規定
1、法律主觀:減輕處罰是指在法定刑以下適用 刑罰 ,只限于主刑。有一般減輕與特別減輕之分,前者適用于一切犯罪,后者由 刑法 特別規定并只適用于特定犯罪。中國刑法沒有特別減輕的規定。
2、行政處罰減輕處罰制度 : 第十二條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 監護人 嚴加管教。
3、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五條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4、(1)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節: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刑法第17條)。(2)應當減輕處罰的情節:造成損害的中止犯(刑法第24條)。
5、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九條 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減輕處罰的適用規則
減輕處罰的適用規則包括法定減輕處罰情節、酌定減輕處罰情節兩種。減輕處罰有一般減輕與特殊減輕之分。一般減輕的規定,一般減輕是指依法判處低于法定最低刑罰。
減輕處罰的適用規則犯罪分子具有我國刑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減輕處罰,法院應當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這里的“法定刑以下”,指的是法定最低刑。
輕處罰的適用規則犯罪分子具有我國刑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減輕處罰,法院應當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這里的“法定刑以下”,指的是法定最低刑。
酌定量刑情節可以減輕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酌定量刑情節只有減輕嗎、酌定量刑情節可以減輕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