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關于軍人移交補償標準,以及二級殘疾軍人護理費怎么領取?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錄
2021軍人安置條例什么時候出臺?
退役軍人保障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退役軍人事務部移交安置司政策制度處處長陳水勝介紹了在做好移交接收、退役安置等方面工作安排。一是將制定出臺《退役軍人安置條例》,研究細化配套政策措施;二是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健全完善“陽光安置”工作機制,落實重點對象優先安置要求,進一步推動符合 *** 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的服役表現量化評分辦法和選崗定崗措施,努力實現接收單位、退役軍人和部隊組織“三方滿意”;三是拓展安置渠道,深挖安置潛力,確保每年退出現役的退役軍官和符合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都能夠得到妥善安置。
退役軍人保障法專門寫入優待證有關內容,將優待證上升到法律層面。退役軍人事務部擁軍優撫司副司長王忠誠介紹,優待證是覆蓋所有退役軍人享受相應優待的有效證件,能夠實現“彰顯榮譽、落實待遇”等核心功能。目前,優待證制發工作正在按計劃推進,《優待證服務管理辦法》即將公開征求意見。
退役軍人事務部就業創業司副司長顧磊說,將認真對標對表各項法律規定,協調軍隊有關部門共同做好退役前的職業技能儲備、學歷教育提升工作;與教育、人社等部門共同推動高職擴招、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完善軍人退役后的復學優待,保障退役軍人享受國家優惠政策;探索“資源整合、興業固邊”的區域合作就業模式,綜合運用掛牌、對接幫扶、設立相關分支機構等方式,建立全方位支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的保障體系。
顧磊表示,退役軍人事務部還將以實施退役軍人保障法為契機,進一步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完善退役軍人在公平基礎上優先、在普惠基礎上優待的就業政策,指導各地建立動態調整的就業困難人員機制,對有就業意愿卻無法通過市場渠道實現就業的,要制定專門計劃,落實“一對一”就業幫扶,并引導廣大退役軍人到城鄉基層村、社區就業,鼓勵支持退役軍人到 *** 、新疆等少數民族和艱苦地區建功立業;努力構建“互聯網+退役軍人”服務平臺,推動就業資源共享和信息有效對接,提供精準服務。建立健全退役軍人就業臺賬,有針對性提供差異化、多元化幫扶援助。鼓勵各地結合退役軍人自身需求,開展“線上+線下”退役軍人專場招聘等。
二級殘疾軍人護理費怎么領取?
(1)有固定收入的按照誤工費標準計算;
(2)無固定收入的公式為:護理費賠償金額=同級別護理勞務報酬×護理期限。《最高院解釋》第二十一條規定:“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當事人定殘后的護理,應當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并結合配制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軍殘證怎么與地方交接?
軍殘證在本人轉業退伍復員的時候,帶上原件到退役軍人事務局辦理相關手續,就可以與地方交接,享受軍殘人員的相關待遇
關于軍人移交補償標準和二級殘疾軍人護理費怎么領取?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