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謝邀請,今天來為大家分享一下老舊房補償標準的問題,以及和老舊小區改造2021政策詳細規定?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還不太明白的話,也沒有關系,因為接下來將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就開始吧!
本文目錄
老舊小區改造是否對業主有補償?
那就看看是誰發起的,如果時 *** 福利工程,一般不需要花錢或者只花部分,如果是小區業主自發決定的,那就自己花錢或者從維修基金出,不過一般老小區沒有該基金
租房退房時家具損壞賠償標準?
租房退房時損壞家具賠償標準,如果是新的,應該是照價賠償。如果家具比較老舊,可以和房東協商。我相信房東不會對租客提出無理要求
老舊小區改造2021政策詳細規定?
(一)老舊住宅樓加裝電梯
老舊住宅樓加裝電梯按照《關于印發〈北京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手冊〉的通知》(京建發〔2020〕100號)有關規定和流程辦理。加裝電梯應符合相關技術標準。加裝電梯部分不計入樓房建筑面積,不變更原房屋權屬信息,不辦理立項、規劃、用地和施工許可手續。加裝電梯如需建設施工暫設的,其施工暫設管理辦法由各區研究制定。
(二)利用現狀房屋和小區公共空間補充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或其它配套設施
1.鍋爐房(含煤場)。服務于區域的鍋爐房等市政用地,不得隨意改變用地性質,在保證原有設備設施完整并具備使用功能和消防安全的前提下,應預留為應急用地,可臨時用于物流、能源應急、停車等。服務于小區的鍋爐房可根據居民意愿用作便民服務設施。
2.自行車棚。現狀綠地少、自行車棚多的小區,可拆除部分自行車棚,增加綠地面積,具體由業主共同決定。保留的自行車棚可補充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也可按照《關于明確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京消〔2020〕72號)有關規定增建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設施。
3.其他現狀房屋??衫眯^門房、社區配套用房等現狀房屋補充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或其它配套設施,優先用于補充便利店(社區超市)、家政服務、便民維修、快遞配送等為本地居民服務的便民商業設施,還可結合居民意愿,補充養老、托幼、文化、體育、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F狀房屋歸業主共有的,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現狀房屋有明確產權人的,產權人應征求業主意見?,F狀房屋可由業主或產權人授權經營。
利用現狀房屋和小區公共空間補充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或其它配套設施的,在確保結構安全、消防安全的基礎上,可臨時改變建筑使用功能,暫不改變規劃性質、土地權屬,未經批準不得新建和擴建。臨時改變建筑使用功能應遵循公共利益優先原則,由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等業主自治組織長期監督。利用閑置地下室須遵照《關于印發〈北京市地下空間使用負面清單〉的通知》(京人防發〔2019〕136號)及住房城鄉建設、消防等部門有關規定。
利用現狀房屋和小區公共空間作為經營場所的,有關部門可依據規劃自然資源部門出具的臨時許可意見辦理工商登記等經營許可手續。
(三)增加停車設施
1.老舊小區設置停車設施應充分挖掘小區周邊停車資源,由實施主體委托專業設計單位,在梳理周邊停車資源、調研小區停車需求的基礎上,結合片區停車綜合改善方案,提出小區內的停車方式和停車規模。
2.可利用小區內空地、拆違騰退用地等建設地面或地下停車設施。增設停車設施應取得業主大會同意,未成立業主大會的,街道辦事處(鄉鎮 *** )、居民委員會等應組織征求居民意見。
3.參照《關于規范機械式和簡易自走式立體停車設備安裝及使用的若干意見》(京交運輸發〔2014〕130號),利用小區自有用地設置機械式、簡易自走式立體停車設備,按照機械設備安裝管理,免予辦理建設工程規劃、用地、施工等手續。
4.建設地下停車設施,不新增建筑規模的,不辦理規劃、用地手續;新增建筑規模的,依規辦理規劃、用地手續。停車設施的產權原則上歸全體業主,可委托實施主體或物業服務企業經營管理,首先滿足小區業主停車需求。
5.增加停車設施原則上不得影響住宅現狀日照時數,且滿足結構安全、消防安全以及間距、綠化、環保等要求。停車設施對相鄰建筑物有通風、采光、日照或噪聲等影響的,實施主體應與利害關系人協商,取得其同意。
6.在確保結構安全、消防安全的基礎上,鼓勵停車設施與自行車棚、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等復合利用。
2021年開封老舊小區改造有賠償?
小區改造,拆的是違章建筑,沒有賠償,本就違章,何談賠償?
國家政策好,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的強大,城市小區改造,不用市民花一分錢,全部免費,讓我們趕上了好時代!
小區通過改造,環境優美,干凈衛生,道路寬闊,心情舒暢,居民拍手叫好,感謝國家的好政策,祝愿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舊房改造有補貼嗎?補貼多少錢?標準是什么樣的?
那要看地段和裝修年限了!
拆遷補償是指國家在征收集體土地單位上的個人房屋時,對于被征收的房屋進行評估審核,再根據標準予以一定的補償款,是當前老百姓比較關心的問題,也是國家比較重視的問題。近幾年,國家也先后出臺并改革了不少拆遷補償的政策,那么明年的拆遷補償標準,又是怎么樣的呢?
我們要知道,對于拆遷補償一般是有房屋補償和資金補償兩種方式,在新出臺的補償標準中:農村草房補償為1900元/平方米;磚瓦房補償為2400元、平方米;磚砼結構房屋補償2800元/平米;二層及及以上樓房補償3300元/平米,另外房屋附屬物等給予等價的補償;異地安置每戶給予2萬元的補償。
拆遷補償的內容又包含哪些呢?首先是對房屋本身的補償,它的補償標準如上所示;其次是對于院內外土地及院外種植菜地補償,都有相關價格標準;對于房屋的裝修費,各種裝飾品,嵌入家具等,也會進行補償;搬家所用的費用可予以報銷,并對積極搬遷戶有一定的獎勵。
而宅基地的補償主要包括:土地補償和安置費,最多可達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地上附屬物和青苗費,按照附屬物價值給與等價補償,而青苗則按照農作物種類來定價補償。
有的朋友可能會問,家里祖上的房子,年代久遠,已經無法再拿到房產證,那么拆遷后還能拿到補償嗎?答案是可以的,國家對于祖傳房屋,特別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特殊”房屋,即使沒有房產證,也會被認定是合法的,并且可以獲得全額的補償款。
并且在拆遷過程中,拆遷工作人員需拿到國家拆遷許可,且在原戶主同意且安全搬離后才能進行拆遷行為,先拆后款,先拆后安置,暴力拆除等行為都是嚴令禁止的,各住戶對此也可安心。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