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關于征地人口補償標準,征地補償人口占比例多少?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村里的征地款,是按人口分,還是按有無耕地分?
我來介紹一下某村的分配方案。某村在國家征地后,大家議論紛紛,提出各種分配方案。針對這一情況。
村兩委首先收集整理群眾提出的各種方案,本著照顧大多數村民利益的原則方針。從中篩選了二三種方案。
召開群眾代表會,把村兩委篩選方案作為建議方案。同時重點強調以大多數村民的利益為出發點。反復討論,然后讓群眾代表回訪各村民小組,廣泛聽取村民意見,完善和修改建議方案。
村民代表對建議方案投票,最后確定。現有村集體經濟成員和土地承包者”人地各半”的方案。該方案既照顧了原土地承包戶的和盒,也照顧了無地村民的利益。
如本次分配總額3000萬元,本村承包土地1500畝,村民1500人。則為每人5000元,每畝地5000元。
如某村民,一畝地,4口人。分配金額二一畝地X5000十4畝地X5000元二25000元。
征地補償人口占比例多少?
人口補償費除分配人口數為分配基數,從分配基數中提取20%-30%,作為平衡占地不均人口補償(平衡款),剩余部分為人口補償平均款。
2021年河南高速公路占地補償標準?
高速征地補償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1.3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2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3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1.76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2.64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4.4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0.64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0.72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0.16萬元。
(二)其他稅費
1、耕地占用稅,按每平方米2元計算。
2、商品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按每畝1萬元計算。
3、征地管理費,按征地總費用的3%計算。由國土資源部門嚴格按有關規定使用。
4、耕地占補平衡造地費,平均每畝4000元,由省征地事務服務處具體組織實施,統籌調劑使用,省國土資源廳負責監督驗收。
(三)征地工作程序
1、告知征地情況。在征地依法報批前,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告知后,凡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搶建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征地時一律不予補償。
2、確認征地調查結果。國土資源部門會同交通、林業部門,對擬征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應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各市動遷辦公室共同確認。
3、組織征地聽證。在征地依法報批前,國土資源部門應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準、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的權利。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應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規定的程序和有關要求組織聽證。
4、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國土資源部門要按照本方案制定的補償標準,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個人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并將協議作為征地報件必備件附征地卷一同上報。
對耕地而言,旱田平均每畝補償1.3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2萬元。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0.72萬元。具體的補償費用根據土地性質有所不同。
以上就是相關回答,自己的土地被占了也是很正常的,一般情況下都是有賠償的,有貨幣賠償也有房產賠償,有的地方是只能用貨幣進行賠償的,而且是按照的人口來計算的,有的則是統一的賠償安置房。有法律問
新增人口能否享受集體士地征用補嘗款嗎?
現在士地確權以后,基本是承包地都以戶為單位。用誰的承包地,征用補嘗款就是承包戶的,無地的只能嘆口氣,這也是分配不公的體現吧?
2021年遼寧省道路交通事故標準農村人口按什么標準賠償?
賠償標準
1、死亡賠償金計算公式
(1)受害人在60周歲以下
城鎮居民死亡賠償金=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
農村居民死亡賠償金=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年
(2)受害人在60-74歲之間
城鎮居民死亡賠償金=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死亡人實際年齡-60歲)]
農村居民死亡賠償金=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年-(死亡人實際年齡-60歲)]
(3)受害人在75歲以上
城鎮居民死亡賠償金=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
農村居民死亡賠償金=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年
2、喪葬費
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喪葬費=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2
3、被撫養人生活費
(1)被撫養人在18周歲以下
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8-被撫養人實際年齡)÷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
農村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18-被撫養人實際年齡)÷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
(2)被撫養人在18-60周歲之間(喪失勞動能力)
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0年÷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
農村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20年÷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
(3)被撫養人在60-74周歲之間
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0年-(被撫養人實際年齡-60歲)]÷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
農村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20年-(被撫養人實際年齡-60歲)]÷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
(4)被撫養人在75周歲以上
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5年÷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
農村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5年÷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
注:以上根據相應的數據代入計算即可。
OK,關于征地人口補償標準和征地補償人口占比例多少?的內容到此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