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還對公益林補償生態補償標準低不太了解,沒有關系,今天就由本站為大家分享公益林補償生態補償標準低的知識,包括公益林補償發放流程?的問題都會給大家分析到,還望可以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我們就開始吧!
本文目錄
公益林補助不到位找那個部門?
公益林是國家或地方 *** 為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平衡,區劃界定的公益性森林,國家和地方 *** 給予一定的補貼,公益林區劃界定和面積核算是當地林業主管部門實施的,資金發放由當地財政部門操作,因此,公益林補助不到位,需要到上述兩個部門查詢,以便解決。
公益林區劃界定和資金發放流程公益林的區劃界定,始于2002年。由于受當時林業調查設備和技術限制,難以精確區劃到戶,普遍使用1:25000地形圖對坡勾繪,區劃界定和計算小班面積,由各村民組根據1981年林業三定分戶清冊,分解到戶制作資金發放表,經農戶簽字認可后公示,無異議再行上報當地林業站,林業站統一編制帶農戶編碼的資金發放清冊,再次公示,無異議后報當地財政部門,財政部門通過財政系統一卡通系統打卡發放給農戶。
公益林補助出現不到位情況的原因在整個公益林區劃面積計算、分解到戶、制作花名冊,以及打卡發放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漏現象,這樣就會出現極個別農戶公益林補助不到位的情況,通常這種情況容易出現在這些環節。
1、村民組分解到戶時遺漏。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多是某農戶長期外出,或一直不在當地居住,致使村民組分解面積到戶時疏漏遺忘。另外一些繼承、流轉的森林,分解時村民組不清楚權利人,臨時登記至集體賬戶。也有村民組分解時搞錯農戶林業三定時人口,造成面積分解錯誤。
2、林業站制作資金發放清冊時疏漏或農戶姓名編碼出現錯誤。林業站在制作資金發放清冊時,由于人數較多,或報表出錯,難免導致錯漏、姓名錯別字、編碼錯誤等情況,這樣該農戶的補助資金就不能順利打卡發放。
3、資金發放過程中出現問題。資金發放是通過農補系統來操作,農戶農補卡綁定有銀行賬號,有時難免會出現某賬號長期未使用被鎖死的情況,這樣也會造成資金不能及時打卡發放。
公益林補助不到位該找哪個部門清楚了公益林區劃界定、面積分解、資金發放表制作及資金發放流程這些問題,就很容易判斷公益林資金發放不到位的癥結所在。農戶可以從村民組、林業站、財政所這三個參與單位入手,逐級咨詢查找資金不能到位的原因,然后順利解決問題。
首先咨詢村民組在分解面積時是否存在遺漏、不清楚權利人、搞錯林業三定人口問題,其次到林業站查看資金發放清冊是否遺漏,是否把農戶姓名編碼錄入錯誤,最后再去財政所查詢是否存在銀行賬號凍結問題。在認真梳理查找問題以后,一般都可以得到解決。
當然,如果是因為矛盾糾紛、歷史遺留的山場界線問題、或者權屬不清等問題,則需要首先調處好矛盾糾紛、界定清楚界線、弄清楚權屬所有人,再行造冊發放。
今年幾月發放公益林補貼?
1根據以往經驗,公益林補貼通常是在每年的6月底到7月初發放。2公益林補貼的時間安排與國家政策和行業慣例有關,同時也需要考慮到各地氣候、生態環境等因素,因此具體時間會有所波動。3如果您想了解更具體的時間安排信息,建議向當地林業部門或相關 *** 機構進行咨詢,以獲取最新、準確的信息。
公益林補償發放流程?
(一)根據省資金管理辦法,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基礎性補償標準均通過省級以上財政下達,我縣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根據上級下達的補償標準通過縣林業局和縣財政局聯合發文下達到各鎮(街)。
(二)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涉及面廣,根據省資金管理辦法信息公開的要求,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在確認完善相關手續資料后,資金發放前在屬地公示欄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時填寫相關聯系人、聯系電話,接受公眾監督
集體公益林資金使用方案?
為確保2021年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及時、準確、高效地兌現,根據《涼山州財政局涼山州林業和草原局關于下達2021年中央財政林業草原改革發展資金的通知》(涼財資環〔2021〕7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喜德縣2021年國家級集體(個人)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兌現方案。
一、政策規定
國家對集體公益林進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是為了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保護和發展公益林,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現代化林業,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公益林管護補助支出,用于集體和個人管護公益林的經濟補償。及時將我縣國家級集體(個人)公益林生態補償基金,按照國家、省及州相關政策規定,足額兌現給廣大林權所有者,才能更好地保障林區群眾的合法權益,更有利于生態公益林的保護管理。
二、補償兌現范圍和對象
(一)范圍:我縣集體(個人)林中已區劃界定為國家級生態公益林,并已編入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納入我縣國家級集體(個人)生態公益林補償基金實施方案的國家級集體(個人)公益林中的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小班。全縣國家級集體(個人)生態公益林補償控制面積500930畝,各鄉鎮、村公益林補償面積
江西省公益林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生態公益林的建設、保護和管理,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維護生態公益林所有者、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和《江西省森林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生態公益林,是指生態區位重要、生態狀況脆弱,對國土生態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公益性、社會性產品或者服務為主要利用目的,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劃定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生態公益林,分為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省級生態公益林、設區市級生態公益林和縣級生態公益林。
第三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生態公益林的建設、保護和管理等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生態公益林的建設、保護和管理應當遵循 *** 主導、社會參與、統一規劃、分步實施、依法保護、嚴格管理、分類補償和分級負責的原則。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將生態公益林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生態公益林補償、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等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 *** 林業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生態公益林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 *** 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資源、建設、水利、交通、環境保護、旅游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生態公益林管理相關工作。
第七條各級人民 *** 及有關部門和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應當加強生態公益林保護和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宣傳,增強全社會的生態公益林保護意識。
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生態公益林的義務,有權檢舉和制止破壞生態公益林的行為。
在生態公益林建設、保護和管理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各級人民 *** 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第九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由省人民 *** 林業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出方案,經省人民 *** 同意后,報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后實施。
省級生態公益林,由省人民 *** 林業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提出方案,報省人民 *** 批準后實施。
設區市級和縣級生態公益林方案分別由設區市和縣(市、區)林業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經本級人民 *** 批準后實施,并報省林業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條下列區域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未列入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的,應當優先列入省級生態公益林:
(一)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源頭和上游沿岸;
(二)東江源頭和上游沿岸;
(三)長江九江段沿岸;
(四)鄱陽湖、仙女湖、柘林湖等重要湖泊和中型以上水庫周圍;
OK,關于公益林補償生態補償標準低和公益林補償發放流程?的內容到此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