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各位分享上海老員工辭職補償標準的一些知識,其中也會對上海勞動法離職規定進行解釋,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就馬上開始吧!
本文目錄
上海離職封存滿6個月以上可以提取
可以提取。上海公積金提取條件:無房戶支付房租的;與單位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賬戶已封存6個月以上或住房公積金停繳24個月以上且賬戶已封存的;退休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房的或償還自住房按揭貸款本息的。
上海勞動法離職規定
勞動法規定職員在離職前需要告知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明確賦予了職工辭職的權利,這種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
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也指出:“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須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二、用人單位具有一定的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
《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原勞動部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第4條明確規定了賠償的范圍:“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三、如有爭議,應及時提請勞動仲裁:
職工主動提出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后,部分職工在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日后主動離職,不予理會用人單位的賠償要求,用人單位則不給職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的調轉手續,職工離職后人事關系和檔案長期留置在原用人單位;造成職工在新的工作單位不能辦理勞動保險、不能辦理出國政審手續、影響技術職稱評定、不能進一步求學深造和喪失報考國家公務員的機會。所以,職工在與用人單位因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損失方面發生爭議后應當在60天內及時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請勞動爭議仲裁。
職員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薪資,單位也是看重了職員的潛在價值,才會錄用該職員。然而職員離職的行為,無疑是可能會給公司帶來一些利益損失的,故此在離職前若是不提前告知單位,很有可能會被要求支付賠償金。
從上海國企離職的注意事項
注意以下事項;
1、辭職人員須在辭職前一個月辦理辭職申請。
2、本人送“辭職申請書”至單位審批。
3、審批同意后,人事部會通知本人,本人到人事部辦理離職手續。
4、將手頭上的工作交到人事部簽收
5、關于社會保障自己可以到人才中心或者勞動就業中心代理交保險費,基數可以自己定。
6、黨關系可以放在原工作單位,待找到新工作就可以轉到新的單位。
2021年上海離職賠償基數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 *** 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上海集體戶口辭職后怎么辦
戶口和檔案建議按以下處理:
1.將檔案轉戶口所在地社保辦失業,領取失業金,享受國家優惠政策;
2.將檔案轉戶口所在地職業介紹中心自己交保險,交夠年限,可以領取養老保險;
3.按規定,檔案可以在原單位保存兩年,因此可以暫緩調檔;
4.同樣,戶口暫時在原單位保存兩年,之后如果自己有住處的,可以辦理戶口遷移,或者將戶口遷移到人力資源中心。
說明:
1.如果第三方保管,比如人才市場、人力資源公司、職業介紹中心等,一般會有一定托管費,而社保所養老中心,一般是不收費的,如果提供其他服務,產生費用也會很低。
2.人事局也可接收人事檔案,但作為機關單位只接收本單位正式在編人員和全市科級干部的檔案。高校畢業生,申請回生源地,那開出的報到證上報道可能會是人事局,那只是個統一的稱呼,但檔案實際上可能是到當地人事局下屬單位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下屬一個科室高校就業指導辦公室或者是某個人才市場。
好了,關于上海老員工辭職補償標準和上海勞動法離職規定的問題到這里結束啦,希望可以解決您的問題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