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視力下降補償標準,以及視力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2021?對應的知識點,文章可能有點長,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閱讀完,增長自己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可以解決了您的問題,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
視力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2021?
視力殘疾是指由于各種原因所導致的視力低下,并且不能矯正或視野縮小,以影響正常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
視力殘疾通常分為四級;一級通常指最佳矯正視力,無光感小于0.02或視野半徑小于五度。二級最佳矯正視力大于等于0.02,小于0.05或視野半徑小于十度。三級大于0.05,小于0.1。四級大于0.1,小于0.3。鑒定視力殘疾時,如果雙眼視力不同,則以視力較好的一側眼睛視力為準,如果視力達到或大于0.3的情況下,多不屬于視力殘疾的范疇
三級視力殘病給多少醫保錢?
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如果是交通事故或者故意傷害等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賠償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精神損失費等。
眼睛工傷鑒定標準等級賠償標準?
眼睛工傷鑒定標準等級賠償按照傷殘等級進行分類,以一到四級、五到六級、七到十級為賠償等級的分類,從傷殘補助金和傷殘津貼兩部分對個人進行賠償。
傷殘補助為一次性獲得的賠償,而傷殘津貼需按月發放,若傷殘津貼實際金額比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低,則需要用工傷保險金補償兩者之間的差額。
職工因公受傷,則因由用人單位對個人進行賠償。
眼睛受傷工傷鑒定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眼睛損傷不同,傷殘等級不同,賠償也不同《勞動能力鑒定標準》a)一級傷殘鑒定標準10)雙眼無光感或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準者;b)二級傷殘鑒定標準c)三級傷殘鑒定標準19)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05或視野≤16%(半徑≤10°);20)雙眼矯正視力<0.05或視野≤16%(半徑≤10°);21)一側眼球摘除或眶內容剜出,另眼矯正視力<0.1或視野≦24%(或半徑≤15°);d)四級傷殘鑒定標準16)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2或視野≤32%(或半徑≤20°);17)一眼矯正視力<0.05,另眼矯正視力≤0.118)雙眼矯正視力<0.1或視野≤32%(或半徑≤20°);e)五級傷殘鑒定標準23〕雙眼外傷性青光眼術后,需用藥物維持眼壓者;24)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3或視野≤40%(或半徑≤25°);25)一眼矯正視力<0.05,另眼矯正視力≤0.2~0.25;26)一眼矯正視力<0.1,另眼矯正視力等于0.1;27)雙眼視野≤40%(或半徑≤25°);28)一側眼球摘除者;f)六級傷殘鑒定標準27)一眼有或無光感,另一眼矯正視力≥0.4;28)一眼矯正視力≤0.05,另一眼矯正視力≥0.3;29)一眼矯正視力≤0.1,另一眼矯正視力≥0.2;30)雙眼矯正視力≤0.2或視野≤48%(或半徑≤30’);g)七級傷殘鑒定標準28)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829)一眼有或無光感,另一眼各種客觀檢查正常;30)一眼矯正視力≤0.05,另眼矯正視力≥0.6;31)一眼矯正視力≤0.1,另眼矯正視力≥0.4;32)雙眼矯正視力≤0.3或視野≤64%(或半徑≤40°);33)單眼外傷性青光眼術后,需用藥物維持眼壓者;h)八級傷殘鑒定標準14)一側或雙側眼瞼明顯缺損;25)一眼矯正視力≤0.2,另眼矯正視力≥0.5;26)雙眼矯正視力等于0.4;27)雙眼視野≤80%(或半徑≤50°);i)九級傷殘鑒定標準25)第Ⅴ對腦神經眼支麻痹;26)眶壁骨折致眼球內陷、兩眼球突出度相差>2mm或錯位變形影響外觀者;27)一眼矯正視力≤0.3,另眼矯正視力>0.6;28)雙眼矯正視力等于0.5;29)淚器損傷,手術無法改進溢淚者;j)十級傷殘鑒定標準16)一眼矯正視力≤0,5,另一眼矯正視力≥0.8;17)雙眼矯正視力≤0.8;《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第三十四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規定。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規定。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