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坦白是不是法定量刑情節,以及坦白是法定還是酌定從輕處罰情形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 1、坦白是否可以從輕處罰
- 2、坦白和自首的區別是
- 3、坦白的認定
- 4、關于自首和坦白的司法解釋
- 5、坦白是法定還是酌定
坦白是否可以從輕處罰
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自己的處罰,坦白雖然不是法定的從輕情節,但是也是可以從輕處罰的。我國法律中將坦白視為一種從輕的情節,是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一些合法權利的。
法律主觀:坦白不是法定從輕情節,屬于酌定的從輕情節。根據《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坦白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坦白雖然不是法定的從輕情節,但作為一種酌定的從輕情節。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即自首是法定從輕情節。但沒有明確規定坦白是否可以從輕處罰。
坦白和自首的區別是
坦白和自首的區別如下:(一)自首是犯罪人自動投案之后,主動如實交代自己犯罪事實的行為;而坦白則是犯罪人被動歸案之后,如實交代自己所被指控的犯罪事實的行為。
二者的區別是:自首是犯罪人自動投案之后主動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的行為,坦白是犯罪人被動歸案后如實供述被指控的犯罪事實的行為。自首的犯罪分子悔罪表現較好,其人身危險性相對較小。
自首與坦白的性質不同:自首屬于主動投案的情形。一般自首是嫌疑人自動投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準自首雖然不是主動投案,卻有著自首的本質特征,即認罪并愿意接受懲罰,節約了司法資源。
坦白的認定
以案說法:認定為坦白的條件有哪些坦白的實質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而“如實供述自己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實被發覺,受到司法機關調查、盤問或者訊問時,如實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和真實身份。
坦白認定條件如下: 犯罪人被動歸案; 犯罪人如實交代的是被指控的罪行; 犯罪人如實交代自己的罪行。
坦白的程序是:要制作坦白筆錄。要出具坦白材料。偵查機關認為犯罪行為人屬于坦白的,要綜合分析犯罪行為人坦白的全部經過,寫明認定坦白的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供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審查。
其中自首是法定的從輕、減輕或免予處罰的情節;坦白是法定的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節;當庭自愿認罪是酌定的從輕處罰情節。
關于自首和坦白的司法解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十七條【自首 坦白】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三)自首是法定的從寬處罰情節,而坦白只是酌定的從寬處罰情節;并且,在一般情況下,自首比坦白的從寬處罰幅度要大。
法律分析:自首需要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自動到司法機關投案,然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而坦白是經司法機關訊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司法機關已經掌握的罪行進行如實供述。對于自首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坦白是法定還是酌定
坦白雖然不是法定的從輕情節,但作為一種酌定的從輕情節。我國刑法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即自首是法定從輕情節。 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坦白是法定量刑情節,依據《刑法修正案》中第八條明確指出 將坦白由原來司法實踐中的酌定量刑情節上升為法定情節,對坦白的內容及從寬處罰的力度分別作出明確規定。
坦白屬于酌定量刑,因為刑法當中規定的法定的量刑情節當中,并不包括坦白這樣的一種情節,所以它屬于酌情量刑的,因為對此進行一個從輕的處理的話,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利益,當然具體的話也需要進行一個具體的分析來判斷。
坦白雖然不是法定的從輕情節,但作為一種酌定的從輕情節。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即自首是法定從輕情節。但沒有明確規定坦白是否可以從輕處罰。
刑八頒布后,坦白是法定情節了。之前是酌定情節。法定和酌定的區別就在與前者是法律明確規定的,而后者法律沒有明確規定。
坦白是不是法定量刑情節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坦白是法定還是酌定從輕處罰情形、坦白是不是法定量刑情節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