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減輕處罰量刑規范化,以及減輕處罰規定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 1、刑法量刑減輕處罰條件
- 2、從犯減輕處罰的幅度
- 3、如何正確理解從輕、減輕處罰
刑法量刑減輕處罰條件
法律主觀:我國《刑法》中規定的可以減輕犯罪分子的刑事處罰的情形包括: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犯罪分子未成年的;犯罪分子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以及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等。
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節: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刑法第17條)。 應當減輕處罰的情節:造成損害的中止犯(刑法第24條)。
法定減輕處罰情節都有哪些 特殊主體 (1) 未成年人犯罪 :犯罪時 *** 周歲的,在量刑時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從犯減輕處罰的幅度
對于從犯,法律規定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量刑時需綜合考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等情況,予以從寬處罰,一般可減少基準刑的20%-50%。犯罪較輕的,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從犯減輕處罰的幅度從犯的量刑幅度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法院要依據犯罪的情節量刑,從犯量刑原則是從輕、減輕處罰,有數個量刑幅度的,應當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個量刑幅度內判處刑罰。
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兩個或兩個以上量刑幅度內判處刑罰,通俗地說就是可以減兩檔或兩檔以上。
本法規定有數個量刑幅度的,應當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個量刑幅度內判處刑罰。【特殊減輕】犯罪分子雖然不具有本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但是根據案件的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如何正確理解從輕、減輕處罰
法律分析:從輕、減輕處罰是行政管理機關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并具備法定量罰情節的行政相對人所作出的行政處罰。在執法實踐中,對此法定量罰情節的理解、執行存在一些不同觀點,如不加以統一和規范,將影響量罰的正確適用。
從輕處罰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內判處刑罰。減輕處罰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下判處刑罰。
從輕是指在法定處罰種類和幅度內對行為人適用較輕種類或者較小幅度的處罰,減輕處罰是指在法定的最輕處罰種類和最小處罰幅度以下給予處罰。
減輕處罰量刑規范化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減輕處罰規定、減輕處罰量刑規范化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