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是勞動關系的基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均應遵守勞動合同的規定,任何一方違反勞動合同的行為都應受到法律的懲處。本文針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著重介紹了勞動合同解除的法律規定、相關責任及解除勞動合同的處理方式。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合同解除的法律規定
1、勞動合同的解除應當遵守《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任何一方不得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勞動者不得自行解除勞動合同,只有經用人單位同意的,或者依照法律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3、用人單位不得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例如擅自解除勞動合同、拒絕履行勞動合同等;
4、勞動者在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期限通知用人單位,并且有權享受法定的期限保護;
5、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解除后,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勞動報酬、解除合同補償金、社會保險費用等。
二、相關責任
1、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2、勞動者因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而遭受損失的,有權向用人單位追索賠償;
3、用人單位違反解除勞動合同的期限規定,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4、用人單位違反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規定,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5、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規定的,應當承擔行政責任。
三、解除勞動合同的處理方式
1、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可以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雙方應當簽訂勞動合同解除協議;
2、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有權提起勞動爭議仲裁或者起訴;
3、用人單位擅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4、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勞動報酬、解除合同補償金、社會保險費用等;
5、對于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行政處罰。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是違反法律的行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都應當遵守勞動合同規定,并且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應當負責。勞動者可以依法享受期限保護,并且有權向用人單位追索賠償,同時用人單位也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