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關于國企解散補償標準,國有企業解散員工有哪些補償?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勞動法對國企職工內退有什么規定?
《勞動法》沒有規定內退,以下是勞社部發布的關于內退的辦法和規定:
1、《關于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員的勞動關系處理辦法》(勞社部發[2003]23號)第一條第六款
企業改制分流時,對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內、符合內部退養條件的職工,原主體企業或國有法人控股的改制企業經與職工協商一致,可以實行內部退養。職工在改制前已經辦理內部退養手續的,一般由原主體企業繼續履行與職工的內部退養協議。由改制企業履行原內部退養協議的,應當在改制分流總體方案中明確。
2、《國有企業富余職工安置規定》(1993年國務院第111號令)第九條
職工距退休年齡不到五年的,經本人申請,企業領導批準,可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期間,由企業發給生活費。
已經實行退休費用統籌的地方,企業和退出工作崗位休養的職工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期間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按照規定辦理退休手續。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期間視為工齡,與其以前的工齡合并計算。
國企退市是啥意思?
從美國股市退出。中石化、中石油、中國人壽、中國鋁業和上石化等5家中國企業相繼發布公告,將啟動自愿將其美國存托股份從紐約交易所退市。
不論從上市地位還是成交來看,5家國企退市的直接影響都相對有限,但是卻會加大市場對于其他更多主上市地在美國的中概股面臨退市風險的擔憂。
國企參股民企的股權如何退出?
是否構成關聯企業,比如同業合作,上下級從屬,互相之間是否有參股持股,是否有業務上或者財務上的往來等,如果沒有以上情況不是關聯企業就沒關系,可以持股。
沒有清退這么一說,除非企業倒閉資產清算,退股要公司股東大會同意,或者你轉讓也可以,這個不用股東大會。分紅是每年派發的,當年沒派發就是歸屬在工資凈資產了,沒有補發這么一說的。參考證券交易法
國有企業解散員工有哪些補償?
國營企業解散,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五)款規定,勞動合同終止。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六)款和第四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個月本人工資經濟補償金,滿半年不滿一年的按一年支付,不滿半年的按半年支付,最多支付那些十二年。
計算經濟補償金的本人工資,指勞動者終止合同前12個月平均應得工資,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各種補貼和補貼、獎金、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 *** 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
國企破產職工補償2019年標準?
2019年國企破產職工補償標準如下,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或決定提前解散的,勞動合同終止。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六項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 *** 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關于國企解散補償標準,國有企業解散員工有哪些補償?的介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