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圍墻是指居民自行在私有住宅外墻上建造的圍墻,但是自建圍墻有可能違反當地的建筑規范,從而觸犯法律,甚可能會影響社區環境協調,因此,居民在自建圍墻前應當謹慎。
1、什么是自建圍墻?
自建圍墻是指居民自行在私有住宅外墻上建造的圍墻,用于保護家庭隱私,改善小區環境,提高小區安全性等,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居住環境改善方式。
2、自建圍墻可能違反法律
自建圍墻有可能違反當地的建筑規范,從而觸犯法律,甚可能會影響社區環境協調,因此,居民在自建圍墻前應當謹慎。
3、自建圍墻時應當遵守的規定
居民在自建圍墻時,需要遵守當地的建筑規范和相關法律,并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1)圍墻不得損壞鄰里關系,不得影響其他居民的使用權;
(2)圍墻高度不能超過當地規定的限度;
(3)圍墻不得影響道路、公共設施的正常使用;
(4)圍墻不得影響社區環境協調;
(5)圍墻的材料種類、顏色應符合當地的建筑規范。
4、如何規避自建圍墻違法風險
(1)了解當地的建筑規范,按照規定建筑;
(2)在建造圍墻前,應該向當地 *** 報備,經審核同意方可動工;
(3)在施工過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時間,不得影響其他居民的正常使用;
(4)圍墻的材料應符合當地的建筑規范;
(5)在施工完成后,應當向當地 *** 進行備案,以示遵守法律法規。
自建圍墻是一種改善居住環境的有效方式,但是居民在自建圍墻前,應當了解當地的建筑規范,按照規定進行建筑,并且在施工過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遵守法律法規,以確保自建圍墻的安全合法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