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多部位傷殘計算標準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多個部位傷殘怎樣賠償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多個傷殘賠償系數計算方法
多個殘疾賠償金一般計算的公式為實際賠償金額等于傷殘的賠償總額乘以賠償責任系數乘以傷殘的等級,這樣才能更好的計算出賠償金,不同的等級所計算出來的公式就會不一樣,這也是為了更好的保障受害者的利益。
(一)賠償責任系數分別為:
完全責任:100%;
主要責任:90-60%;
同等責任:50%;
次要責任:40-20%;
輕微責任:10%。
(二)傷殘等級賠償指數分別對應為(法定標準):
一級100%二級90%三級80%四級70%五級60%
六級50%七級40%八級30%九級20%十級10%
(三)附加傷殘等級賠償指數分別對應為(無法定標準,學術界觀點):
一級10%二級9%三級8%四級7%五級6%
六級5%七級4%八級3%九級2%十級1%
(四)限制條件:
1、附加傷殘等級指數累加不得大于10%,即附加的累加總和以10%為上限,超出的不計。
2、綜合傷殘等級賠償指數不得大于100%,即以100%為上限,超出的不計。
如何確定賠償標準
1、具體等級需結合實際情況依據《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確定。
2、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3、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img]多處傷殘如何計算傷殘賠償金
法律解析:
多處 殘疾賠償金 的計算公式主要是 傷殘賠償 總額乘以賠償責任系數,再乘以綜合 傷殘等級 賠償指數,最后得出的數額就是受害人應得的 賠償金 總額。 相關資料: 自2002年12月1日起,凡在道路上發生的 交通事故 受傷人員 傷殘 評定一律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 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 標準(GB18667-2002)》,1992年公安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準《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A35-1992)》同時廢止。至此,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從行業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 該國家標準對多等級傷殘的計算規定如下: 根據傷殘賠償總額、賠償責任系數、賠償指數等,有下式: C=Ct×C1×(Ih ∑Ia,i)(∑Ia,i≤10%,i=1,2,3……n,多處傷殘) 上式中:C為傷殘者的傷殘實際賠償額; Ct為傷殘賠償總額; C1為賠償責任系數,即賠償義務主體對造成事故負有責任的程度,0≤C1≤1; Ih為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即多等級傷殘者,最高傷殘等級的賠償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Ia 為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即增加一處傷殘所增加的賠償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10% 。 對于上述計算公式的通俗表達可以為: 實際賠償額=傷殘賠償總額×賠償責任系數×(幾個傷殘等級最高的傷殘賠償指數 傷殘賠償附加指數1 傷殘賠償附加指數2 …… 傷殘賠償附加指數n)。 其中“傷殘賠償總額”根據不同地區、不 同居 民(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以及不同年齡來計算確定,即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賠償責任系數”就是交通事故中事故責任方應承擔責任的比例,如對方全責則為100%。 “幾個傷殘等級最高的傷殘賠償指數”是指在幾個傷殘等級中最高等級的傷殘賠償指數。 傷殘等級具體等級對應的傷殘賠償指數為: 一級:100%;二級:90%;三級:80%;四級:70%;五級:60%;六級:50%;七級:40%;八級:30%;九級:20%;十級:10%。 如兩個十級、一個九級,則其中最高等級為九級,九級的傷殘賠償指數為20%;又如一個五級、一個七級和一個九級,則其中最高等級為五級,五級的傷殘賠償指數為60%。這里需要注意,根據上述的計算公式,在存在幾個傷殘等級的情況下只計算最高等級的傷殘賠償指數,其他的傷殘等級不再計算相應的傷殘賠償指數,而是按附加指數計算。 “傷殘賠償附加指數”是指在有多個傷殘等級時,由于只計算最高等級的傷殘賠償指數,其他的傷殘等級不再計算相應的傷殘賠償指數,而是每增加一處傷殘按另外的賠償比例計算,該賠償比例是附加計算的,因此被稱為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用百分比表示,傷殘賠償附加指數Ia取值范圍為:0≤Ia≤10%,也就是說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必須小于10%。存在一級傷殘時,其他等級被吸收,不計算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和傷殘賠償指數不同。對傷殘賠償指數上述標準有明確規定,不同傷殘等級都有對應比例(指數)。而對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則沒有具體規定,不同傷殘等級沒有對應比例(指數)。所以對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如何取值,各地做法不一。有的是在取值范圍內(0≤Ia≤10%)由法官自由裁量;有的是五級以下一個固定值,五級以上一個固定值。Ia的合理取值應為:二級為10%,三級為9%,四級為8%,五級為7%,六級為6%,七級為5%,八級為4%,九級為3%,十級為2%。 綜上所述,現實中很多的傷害并不會只是某個特定部位的打擊而造成的一處殘疾,可能會因為隨機的傷害而導致了多處殘疾的嚴重后果,而最后的賠償也不能簡單的就根據這幾處的傷害進行相加,而是應該根據國家固定的標準進行合理的計算才是對雙方都有利的。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最高法院該解釋在理論上采取的是“勞動能力喪失說”,根據交通事故傷殘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客觀計算其未來收入的損失。
多處傷殘賠償系數規定
【法律分析】
1、傷殘賠償系數法律規定:賠償指數指的是傷殘級別指數。一級傷殘是100%,二級是90%,三級是80%,四級是70%,五級是60%,六級是50%,七級是40%,八級是30%,九級是20%,十級是10%,是用來計算傷殘賠償金的。如兩個十級、一個九級,則其中最高等級為九級,九級的傷殘賠償指數為20%;又如一個五級、一個七級和一個九級,則其中最高等級為五級,五級的傷殘賠償指數為60%。2、傷殘賠償附加指數:是指在有多個傷殘等級時,由于只計算最高等級的傷殘賠償指數,其他的傷殘等級不再計算相應的傷殘賠償指數,而是每增加一處傷殘按另外的賠償比例計算,該賠償比例是附加計算的,因此被稱為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用百分比表示,傷殘賠償附加指數Ia取值范圍為:0≤Ia≤10%,也就是說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必須小10%。存在一級傷殘時,其他等級被吸收,不計算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和傷殘賠償指數不同。對傷殘賠償指數上述標準有明確規定,不同傷殘等級都有對應比例(指數)。而對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則沒有具體規定,不同傷殘等級沒有對應比例(指數)。所以對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如何取值,各地做法不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二)住院伙食補助費;(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九)勞動能力鑒定費。
多重傷殘賠償金應該怎樣計算?
傷殘賠償金計算的公式是: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x傷殘系數x賠償年限。【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規定,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
多部位傷殘計算標準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多個部位傷殘怎樣賠償、多部位傷殘計算標準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