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濕地流轉補償標準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土地流轉每畝賠償標準?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
南充市農村土地流轉補償新標準與政策?
答:南充市農村土地流轉補償標準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土地流轉每畝賠償標準?
土地流轉補償標準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二)其他稅費
1、耕地占用稅,按每平方米2元計算。
2、商品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按每畝1萬元計算。
3、征地管理費,按征地總費用的3%計算。由國土資源部門嚴格按有關規定使用。
4、耕地占補平衡造地費,平均每畝4000元,統籌調劑使用,省國土資源廳負責監督驗收。
土地流轉保證金應繳納標準?
土地流轉保險保費是多少?
1.農村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標的,以經營主體實際繳納的土地流轉費為準,保險費率為實際繳納土地流轉費的3%,其中土地流出方承擔1.5%,市財政補貼1.5%。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實行保險公司與市財政聯合辦理的模式,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根據實際繳納保險費用,市財政給予1:1比例配套財政資金,在實際賠付時,保險公司和村級各按50%比例予以賠付。
2.農村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按年度計投保費,保險機構可以根據不同的農業產業、具體經營品種確定保費標準,原則上保費費率最高不超過土地流轉租金的3%;采取土地股份合作或其他流轉方式的,可按年度畝經營收益計費。
3.以800元/畝的租金計算,費率3%,保費為24元/畝, *** 補貼50%,每畝地只需承擔12元保費,1000畝地就是1.2萬元,比起一次 *** 幾十萬元的保證金,當然是買保險好。而且不僅農戶怕業主毀約,業主也怕,改土、建渠投入那么大,若是農戶單方面撕毀協議,投入就打了水漂,保險公司就要分擔由此造成的損失。
土地是咱國家給予農民的福利,如果流轉了,該如何補償?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這個一點都不假!
土地流轉了,該如何補償農民呢?就現在來看,常見的補償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金錢補償,另一種是入股成股份。
土地流轉土地流轉是指土地使用權流轉。其含義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簡而言之,就是將自己承包經營土地的經營權轉讓給其他人或者合作社、公司、企業等,待流轉期限結束后,該處土地的經營權依然屬農民自己所有。
土地流轉的補償方式——金錢補償。這是當前比較常見的一種補償方式,就是經過轉出方(農民)和轉入方雙方的友好協商,就流轉資金標準(多少錢一畝)、流轉期限(流轉多少年)和流轉資金賠付方式(一次性付還是按年度付)達成一致后,轉出方土地的經營權在流轉期限內流轉至轉入方。
土地流轉的另一種補償方式——入股成股權。這種補償方式一般適用于將土地流轉至公司、企業或者合作社等經濟組織,就是說農民將土地的經營權在一定期限內流轉給經濟組織,從而在流轉期限內獲得該經濟組織相應的股份,待經濟組織盈利后,可以按照自己所持股份的多少來分紅。
歡迎關注“九農DX”,了解更多三農訊息。
土地流轉二百畝國家補貼?
這個補貼以流轉土地所屬的省、市、縣及鄉鎮的相關補貼文件為準,通常情況下省級的補貼在所在省的農業網站上會有公開的。
也可以咨詢當地縣委農工部,他們是主管的業務部門。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