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關于耕地作物補償標準,以及農作物出問題賠償標準?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錄
請大神說說果樹或者其他經濟作物的補償標準?哪種補償最多?
請大神速度說說果樹或者其他經濟作物的賠償標準?哪種賠償最多?現在土地已經被確權完成,實行了土地的三權分立,確認了農民承包土地的使用權,保障了農民的種植利益,要穩定了農業生產。但對于任何單位和個人,包括國家在內征用農民的土地,必須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對于題主急需想知道征用土地的果樹和其他經濟作物的賠償標準問題,其實這個標準各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狀況,土地所處的位置不一樣,而賠償的標準也不一樣,下面簡單的建議是,說一下國家賠償的基本參照標準,僅供參考。(一)各種基本經濟農作物的賠償標準。
一般這種標準是在有青苗的時候,不得鏟除,如果非需要鏟除的話,給予一定的經濟賠償,賠償的方法一般是按照前三年收入的平均值給予賠償,在我們這邊每畝青苗賠償為800元,對于已經成熟的農作物可以讓種植戶收割,不再進行賠償。具體的參考標準如下圖,這是以每畝為單位的補償標準:
(二)各種果樹的賠償標準。果樹的賠償標準一般都是根據年限進行賠償的,也就是根據果樹每年生產的果實的多少來進行賠償,比如說是果樹幼苗,初果期,盛果期,衰果期,根據果樹栽植的時間的長短,果樹結的果實也不一樣,換取的經濟效益也不一樣,所以賠償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因為各個地方的經濟發展不一樣,各個地方的賠償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國家也給予一定的參考值。下面附圖簡單的了解一下:
總之,從以上賠償標準可以看出,總體上來說,經濟作物的賠償標準,比果樹的賠償標準要低的很多。畢竟經濟作物的種植成本比較低,而且生長周期比較短,一般經濟作物生長周期只有一年,經濟效益也比較差,所以賠償的標準也比較低。對于果樹的賠償,主要考慮到果樹有連續的經濟價值,而且各個時期的所產生的經濟價值是不一樣的,也就是每年結的果實不一樣,所以導致的收入也不一樣,但果樹的收益是長期性的。2020農村耕地永久征收補償新標準?
答:2020年農村耕地永久征收補償新標準是:
征地補償費等于征地面積乘當年產量再乘補償倍數。(通常為6-10倍)。
安置費等于安置人口乘當年產量再乘補償倍數。
青苗費標準看農作物成長情況來定。已是成長期的話,可能會達到一季的產值來補。要是剛播種的話,則只有一季產值的1/3,要是經濟林木且生長多年了,則支付移植費,實在要砍掉的,就按實價補。要是自行砍伐的,支付伐木工工時費,不做另外補償。
其他補償。有的時候可能需要遷移電線、公路、通訊線等等設施,依照實際情況,在協商之后參照有關標準進行補償。
農業損失賠償標準?
設置起賠點。理賠起點為30%,即承保的農作物因自然災害造成損失率達到30%(含30%)以上到70%時,按農作物生長期劃分保險金額和損失率計算賠款。
具體理賠計算公式為:賠償金額=各生長期保險金額*損失率*受損面積。對于損失率達到70%以上時,按該農作物生長期保險金額全額賠付。
1、種植的水稻因遭受保險責任范圍內的自然災害事故但損失率在30%以下,保險人不負責賠償。
2、實際損失率在30%(含)以上按比例賠付,70%(含70%)以上全額賠償。每位被保險人保險水稻地塊面積小于實際種植面積時,按承保面積占實際種植面積的比例計算賠償。
農作物出問題賠償標準?
這個得看種的啥農作物,種類不一樣賠償標準就不一樣的。農作物因自然災害造成損失率達到30%(含30%)以上到70%時,按農作物生長期劃分保險金額和損失率計算賠款。具體理賠計算公式為:賠償金額=各生長期保險金額*損失率*受損面積。對于損失率達到70%以上時,按該農作物生長期保險金額全額賠付。
種植的水稻因遭受保險責任范圍內的自然災害事故但損失率在30%以下,保險人不負責賠償。
實際損失率在30%(含)以上按比例賠付,70%(含70%)以上全額賠償。每位被保險人保險水稻地塊面積小于實際種植面積時,按承保面積占實際種植面積的比例計算賠償。
農民失去耕地后應得的補償?
農民失去耕地后,按照被征收土地原用途給予補償,補償費用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土地補償費。
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二是安置補償費。
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安置費補助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
三是耕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對剛剛播種的農作物,按季產值的三分之一補償工本費;對成長期的農作物,最高按一季度產值補償。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