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免抵退稅怎么進行賬務處理流程,以及免抵退稅帳務處理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免抵退稅額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企業做減免稅時,會計分錄為:借記“應交稅費”,貸記“營業外收入——減免稅額”。減免稅是一種針對某些納稅人或課稅對象所實行的鼓勵或照顧措施,適用于一般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
則進項稅額未抵頂完,不作相應會計分錄。如果留抵稅額要比“免、抵、退”稅額小,則可退稅額就是留抵稅額。
其實就是說出口免稅,如果出口不免稅,銷項稅額=20000*17%=3400,繳納增值稅=3400-2800=600,這樣反而不退稅,還要繳納稅款。
生產企業免抵退稅怎么做賬務處理?
一是,應納稅額為正數,即免抵后仍應繳納增值稅,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即沒有可退稅額(因為沒有留抵稅額)。
生產企業發生國外運費、保險、傭金費用支出時,按出口貨物征退稅率之差分攤計算,并沖減“不得抵扣稅額”,用紅字貸記“進項稅額轉出”,同時紅字借記“主營業務成本”。
會計上,實行“免、抵、退”政策的賬務處理也相應有三種處理辦法。應納稅額為正數,即免抵后仍應繳納增值稅,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即沒有可退稅額(因為沒有留抵稅額)。
法律主觀:根據“免、抵、退”稅政策規定,按納稅申報計算出生產企業當月的應免抵稅額、應退稅額以及留抵稅額的幾種情況的賬務處理。
出口貨物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計算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稅額。
一直以來會計人員都會比較關注出口退稅的話題,有關生產企業免抵退稅的賬務處理該怎么做?你都了解嗎?其實我們可以從出口時、單證信息齊全時幾個方面處理分錄。
出口企業免抵退稅額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1、免抵退稅額的會計分錄:出口貨物免稅,反映在賬務處理上是出口銷售時,無需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計算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稅額。
3、所以退稅就退進項稅額,也就是退留抵數。\x0d\x0a第一種情況:留抵2800,計算出退稅2600,還有200留抵。
4、接下來就跟著會計往小編具體來看看吧!出口企業退稅賬務處理怎么做?如果應納稅額為正數,也就是年抵后仍需繳納相應的增值稅。
免抵退稅怎么做會計處理
會計上,實行“免、抵、退”政策的賬務處理也相應有三種處理辦法。一是,應納稅額為正數,即免抵后仍應繳納增值稅,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即沒有可退稅額(因為沒有留抵稅額)。
收到出口退稅款的會計分錄:貨物出口并確認收入實現時,根據出口銷售額做如下會計處理:借:應收賬款/銀行存款,貸: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增值稅退(免)稅辦法有兩種:免抵退稅和免退稅。
免抵退稅怎么進行賬務處理
1、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二是,應納稅額為負數,即期末有留抵稅額,對于未抵頂完的進項稅額,不做會計分錄;當留抵稅額大于“免、抵、退”稅額時,可全部退稅,免抵稅額為0。
2、法律主觀:根據“免、抵、退”稅政策規定,按納稅申報計算出生產企業當月的應免抵稅額、應退稅額以及留抵稅額的幾種情況的賬務處理。
3、“退”稅在月末根據《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中計算出的“應退稅額”進行記賬。同時,根據《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中計算出的“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做以下賬務處理。
關于免抵退稅怎么進行賬務處理流程和免抵退稅帳務處理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