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謝邀請,今天來為大家分享一下生態經濟補償標準的問題,以及和林地劃為生態保護紅線的補償標準?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還不太明白的話,也沒有關系,因為接下來將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就開始吧!
本文目錄
鄉鎮生態補償資金有哪些?
二、農村生態補償金包括哪些?
農村生態補償金主要包括: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能繁母豬補貼、退耕還林補助、森林生態效益林補助、玉米補貼、油菜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
三、生態補償標準
生態補償主要應當補償兩部分,即生態服務功能的價值和環境治理與生態恢復的物化成本。這些價值和成本一般通過協商法和核算法來確定。
四、生態補償原則
明確補償主體。“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受益、誰補償,誰污染、誰付費”中的“誰”,可以是國家、地方 *** 、企業和個人,有時還可能涉及多個主體,情形比較復雜。應因事制宜,明確特定的補償責任主體,多個主體則應量化責任
落實受益主體。“誰受損、誰受益”。應落實受益主體。目前存在補償利益虛化、未補償到真正受損者的問題。對此,有多個受損主體的,應量化其利益;有多個受損方面的,應全面覆蓋受損的各個方面。
補償標準體系化。生態環境受損后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影響的利益主體是多元的。現在的補償是一個簡單的經濟總量,且一般按“人頭”分配,掩蓋了受損主體的差異性。補償標準應按社會、經濟、生態分類,細化為一個指標體系,再按差異性補償給當地 *** 、企業和個人等主體,并規定用于社會重建、經濟發展和生態修復。
補償模式多樣化。現行的補償模式以 *** 財政轉移支付為主,輔以一次性補償、對口支援、專項資金資助和稅賦減免等。應堅持多樣化模式,同時避免模式選擇的隨意性、補償額的隨意性。應制定實施細則,規范補償模式的選擇和實施。
確保補償用于生態修復。現在,生態補償大多用于生活、安置、遷移、生產等剛性需求,真正用于生態修復、生態保護的很少。生態補償制度安排中應有量化的剛性要求,使一部分補償直接用于修復生態。同時,還應有使用的有效監督制度
生態公益林補償?
中央財政依據國家級公益林權屬實行不同的補償標準:對國有的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標準為每年每畝5元;對屬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標準從原來的每年每畝5元提高到每年每畝10元。2013年,中央財政進一步將屬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標準提高到每年每畝15元。今後,隨著國家財力的增長和相關制度的完善,中央財政將進一步加大對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的投入力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生態補償是什么?
生態補償金是因為生態補償得到的收入。
生態補償是指對個人或組織在森林營造培育、自然保護區和水源區保護、流域上游水土保持、水源涵養、荒漠化治理等環境修復與還原活動中,對生態環境系統造成的符合人類需要的有利影響,由國家或其他受益的組織和個人進行價值補償的環境法律制度。
林地劃為生態保護紅線的補償標準?
(1)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標準為每年每畝15元,其中0.25元用于公共管護支出。
(2)地方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地方公益林補償標準為每年每畝8元,按省、市(州)、縣(市、區)4:3:3比例分級安排資金,全額兌現給林權所有者或經營管理者。
生態補償上限如何計算?
生態補償標準確定的方法與依據
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一般參照以下4方面的價值進行初步核算:生態保護者的投入和機會成本的損失;生態受益者的獲利;生態破壞的恢復成本;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
1、按生態保護者的直接投入和機會成本計算
生態保護者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應納入補償標準的計算之中。同時,由于生態保護者要保護生態環境,犧牲了部分的發展權,這一部分機會成本也應納入補償標準的計算之中。從理論上講,直接投入與機會成本之和應該是生態補償的最低標準。
2、按生態受益者的獲利計算
生態受益者沒有為自身所享有的產品和服務付費,使得生態保護者的保護行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產生了正外部性。為使生態保護的這部分正外部性內部化,需要生態受益者向生態保護者支付這部分費用。因此,可通過產品或服務的市場交易價格和交易量來計算補償的標準。
通過市場交易來確定補償標準簡單易行,同時有利于激勵生態保護者采用新的技術來降低生態保護的成本,促使生態保護的不斷發展。
3、按生態破壞的恢復成本計算
資源開發活動會造成一定范圍內的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資源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直接影響到區域的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景觀美化、氣候調節、生物供養等生態服務功能,減少了社會福利。因此,按照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需要通過環境治理與生態恢復的成本核算作為生態補償標準的參考。
4、按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計算
生態服務功能價值評估主要是針對生態保護或者環境友好型的生產經營方式所產生的水土保持、水源涵養、氣候調節、生物多樣性保護、景觀美化等生態服務功能價值進行綜合評估與核算。國內外已經對相關的評估方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就目前的實際情況,由于在采用的指標、價值的估算等方面尚缺乏統一的標準,且在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現實的補償能力方面有較大的差距,因此,一般按照生態服務功能計算出的補償標準只能作為補償的的參考和理論上限值。
參照上述計算,綜合考慮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特別是經濟發展水平和生態破壞,通過協商和博弈確定當前的補償標準;最后根據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與時俱進,進行適當的動態調整。
生態經濟補償標準和林地劃為生態保護紅線的補償標準?的問題分享結束啦,以上的文章解決了您的問題嗎?歡迎您下次再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