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還對煙臺開發區老年人補償標準不太了解,沒有關系,今天就由本站為大家分享煙臺開發區老年人補償標準的知識,包括山東65至70歲老人有高齡補貼嗎?的問題都會給大家分析到,還望可以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我們就開始吧!
本文目錄
惠及71萬人,煙臺市全面上調退休人員養老金, 你怎么看?
感謝邀請,更感謝樓主的提問。
樓主你好,惠濟71萬人,煙臺市全面上調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不用怎么看的,因為作為退休人員來說,不單單只是針對于煙臺地區的退休人員,是針對于全國的退休人員,只要自己是2018年12月31號之前辦理完退休手續的個人,那么都可以享受到2019年養老金的正常增長。
并且退休年限較長的退休人員應該很清楚,我們國家自從2005年開始一直到2019年,每一年都實現了養老金的正常增長,可所謂是實現了14年連續增長這樣的一個態勢,所以說作為退休人員來講,那么隨著自己退休年限的增加,自己養老金的待遇是不斷的在增長的一個狀態,所以說每一年養老金的正常增長也是一個非常正常的趨勢。
當然養老金的正常增長對于退休人員來說是有好處的,因為畢竟自己手里的錢多了,那么購買力相應的也會是有所提升的,所以說這也為今后參保養老保險的人群奠定了一個基礎,給他們吃了一劑強心劑,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參加養老保險最終能夠獲得養老金的待遇,那么養老金的待遇每一年能夠正常增長也是讓我們能夠看到,養老金它是有抵御通貨膨脹的能力的。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和老人住一起什么感受?
我們自從把一室一廳的房子換成三室一廳的房子后,每年冬天有三個月的時間公公婆婆都會來我們家住。奇葩的是老公哥哥家,公公一天都沒住過。
我爸爸媽媽經常交代我:家里一老如有一寶。每次回家都交代我善待公公婆婆。我和老公都是性格比較隨和的人,我老公話很多,經常和他爸爸媽媽聊天;我一開始真的是把他們當做我的親父母對待,但是日常的一些瑣碎小事情加上連續兩年過年時的矛盾,讓我徹底對公婆失望了,再也不愿意和他們走太近。我們目前的相處模式都是冷淡相處、點到為止。
說一下公婆一起住我遇到的問題:
1、和老公感情會逐漸變淡。
之前我們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說話、動作都會比較放的開。無論是生氣拌兩句嘴,還是開心時兩個人說些溫暖的話,有親昵的舉動。但是老人在家看著,親昵行為都會收斂很多,時間長了也就沒有了。關鍵是生氣的時候拌嘴,老人還跟著摻和,更是火上澆油。本來兩個人拌句嘴下一秒都會和好,老人一加入性質就不一樣了,矛盾立刻升級。
舉個例子:日常在家我老公什么東西都是先遞給我吃,習慣了很難改,我婆婆看到后就以為我沒看見的,會給我老公使眼色,或者用指頭隔空點我老公;有一次我老公出差一周回來,剛好他表妹來我們家,吃飯前我和老公因為端飯拌了2句嘴,其實很正常,我婆婆就端著臉生氣的接著說:還不如出差不回來呢!現場氛圍瞬間凝固。
2、細碎瑣事太多,和公婆間產生矛盾嫌隙
公婆在我家住的時候,婆婆每餐炒菜只做我老公愛吃的那幾樣,我愛的吃的從來不做。我懷孕那段時間特別愛吃 *** 和筍,因為保胎不走動,說讓婆婆買婆婆也不買。而且晚上老公在家吃飯婆婆可以做3個菜,分量還很大。早上晚上我們兩個吃飯,只做一個菜,而且只有半盤子,你也不能要求人家,人家也不吃。
婆婆剛來我們家的時候,連我們家掃帚放哪里都要給我辯白一二,我們習慣把掃把放到露臺上,她非要把掃把放廁所。我掃完地放露臺后她又重新拿到廁所,說掃把臟,真是無語。后來我想,反正你愛做主,那就你打掃你說了算,我懶得清閑。結果人家看我不打掃了,就也不打掃了,我就讓我老公打掃,婆婆一聽我讓老公打掃衛生就生氣,生氣就算了還說。
3、最終以升級吵架結尾,大家心中都留下一道過不去的坎。
公婆在我們家住的第三年,真的吵架了。事情是這樣的,我老公的堂姐從北京回來,我和老公去堂姐家看了堂姐,當時已經是農歷12月29了。看完堂姐后堂姐說因為我公公婆婆在我家,大年初一來我家看我公公婆婆,他們初三就回北京了時間比較趕。回來后我老公把這個事情給我公婆說了,當時他們也沒說什么。結果第二天早晨也就是大年初一,我還沒睡醒,聽見我老公和我公公在爭論。仔細聽后了解到是公公不想讓堂姐來,說大年初一閨女不能回娘家,我老公說我們不迷信,都已經答應人家了。兩人爭論不休,我從臥室出來先說我老公,讓他說話聲音小一點。然后讓老公給堂姐打電話說今年家里有別的安排了,回頭再來家里聚。我老公是一個很愛面子的人,拉不下臉給堂姐打電話說。勸不下我老公,我就勸我公公,我說:爸,昨天已經答應堂姐了,我們不迷信,要不就讓堂姐來吧,你就當這不是你的家,是我們的家不就成了。結果此話一講,我公公瞬間火了,說我說這里是我的家,不是他的家。大年初一一番吵鬧,非要走。我實在是無語了,過大年呢,也不想吵,就自己回臥室了。就聽我老公和公公在外面,公公吵,我老公解釋:說我沒有說這里不是他家的意思。后來公公婆婆下樓非要走,我老公拉不住,三個人在樓下大聲辯論。我趴在窗戶邊看我老公實在是太難了,都快哭了,我就給我老公打了個電話,說我要下餃子吃了,問他們吃不吃我一起下。我老公說讓我下餃子。后來公婆就上來了,公婆都拉著臉不理我,我老公還讓我給他們端餃子,我不端,我也很難過。事后老公勸我說,因為我們兩次買房子,他父母都沒有拿錢(他們沒有錢,我是理解的),所以本身他們就覺得這里不是自己的家,我一說他們就認為我是故意在說他們。
過完年五一跟老公一起回老家,到家后婆婆還好,公公明顯就很別扭,但我依然還是叫爸叫媽。后來回來的路上我老公給我講,婆婆在廚房給老公講,為了讓我回來后公公給我說話,婆婆給公公做了很長時間思想工作。我一聽我就崩了,我氣死了,我還求著你來給我說話啊,真是無語。
第二年11月份,婆婆生病來我們城市住院檢查,住院一周后就沒走,公公婆婆一直在我們家住這。又是到了過年時候,公公嚷著非要回去,我老公不想讓他們回去,說過完年一起送他們回去,要不然年前送他們一次,過完年我們還得回去一次,太折騰。公公不高興,我們就一直哄著。到了貼對聯的時候,老公又和公公因為老家貼對聯的事情爭吵了,老公意思是貼不貼都行,公公是必須找人給貼上,但又沒有合適的人。忘記我是怎么說了一句,結果矛頭又指向我了。大年初一,我老公帶著我公婆去隔壁一個城市玩了一天,我自己在家過的大年初一。我徹底死心了,對他們再好自己都是外人,好難過。
后來有了孩子,因為要帶孩子,他們又和我們一起生活了三年,中間因為孩子照顧也發生過矛盾。現在就是大家平淡相處,反而相安無事。
社區招聘的工作人員的待遇好嗎?
我在街道辦事處工作,同時掛點一個社區,對這個問題有自己的看法。
社區,作為最基層的組織單位,在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和城市治理中承擔著重要的工作職能,社區是個居民自治組織,每三年由居民選舉一次,可以連選連任。目前社區工作人員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有編人員,社區兩委班子成員。
一個社區的兩委人數由一個社區的戶數決定職數,一般是每500戶配備一名社區工作人員,以我所掛點的社區為例。社區總戶數3500戶,分配的職數是7人,分別是書記、主任(我所在的小城,所有社區都是書記、主任一肩挑)共1名、副書記1名、副主任2名,委員3名。這7人需要每三年參加選舉一次,工資由民政局撥款,一般五險一金扣完后,拿到手的錢有2000多元,其中書記、主任2800元,副書記和副主任一個檔,2500元,委員2400元。有退休、離職人員,空出崗位后,新進人員需要參加筆試、面試,體檢合格后,參加演講,走居民補選程序,才能發給聘書。還有3個月試用期,試用期工資每月1800元。
第二類:社區專干
由于體制改革,社會上的下崗人員不斷增多,相應的社會保障、勞動就業、社會救助等工作的業務量與之前相比,大了許多。所以一個社區7人遠遠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此時社區專干就應運而生,由相關部門委托人社局招聘一部分社區專干,在從事社區工作。比如就業局會需要從事社會保障、勞動就業方面的專干,民政局會需要從事民政救助、低保專干,社區雖然不是事業編,但也是逢進必考,都必須到各區人社局報名,參加招聘考試,經過筆試、面試、體檢方能上崗,上崗者簽訂勞動合同,一年一續簽,不參加居民選舉。工資待遇是扣除五險一金后,每月2200元,同樣有試用期3個月,試用期工資每月1800元。工資由各個對應局撥款。比如就業專干的工資就由就業局撥款到街道,由街道統籌管理。
第三類:殘聯專委、安全消防員
社區還有一類特殊職位,就是專門為社區殘疾人服務的專委,它是由區殘聯自己招聘的,招聘人員都是轄區內的殘疾人員,有殘疾證,但不影響正常工作,比如視力殘疾三、四級、肢體殘疾三、四級,這部分人在社會上不容易就業,但是也會電腦操作,能做報表,同樣進來要參加筆試、電腦操作和體檢,合格后上崗,工資待遇比社區那兩類人員差一點,只有五險,沒有公積金,到手工資是2100元。工資由區殘聯發放。還有就是安全消防員,負責社區的防火安全,由各消防支隊招聘,工資由消防這一塊承擔。
最后說明一點,所有社區工作人員,即以上三類人員繳納的社保均是以我所在小城最低檔次,即60%檔繳納的,退休后,工資較低,女同志50歲退休,退休金大約1500元。
綜上所述,社區工作人員的待遇是很低的,但是工作不僅多,而且雜。可以說社區是個筐,什么都往里面裝。工作涵蓋黨建、社建、團建、工會、婦聯、關心下一代、計生、衛生、綜合治理、 *** 維穩、綠化、勞動保障、就業、民政救助、志愿組織、低保、殘聯、安全生產等30多項,黨和 *** 的所有優惠政策,都靠社區工作人員來執行。比如早幾年的“4050“人員補貼、自主創業雙補政策、80歲老人每月領取50元政策等等,最后都要落實到社區來完成。所謂”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為了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居民的困難疾苦,所有社區工作人員都是靠著雙腳,丈量著社區的每一寸土地,可以說她們的付出與收獲真的不成正比。
碰到緊急任務,半夜12點去上班也是常有的事,不到場的第二天要你遞辭呈。
我親眼看到,前年十一前夕,公安圍剿行動,半夜接到通知,馬上去社區上班,有位社區委員家中有9個月的孩子,說來不了,第二天就交了辭職信。不管城市創衛生城市,還是文明城市,社區工作人員就首當其沖,最近一個月所在小城創文明城市,社區都是早6點上班,晚上9點才下班。周末很少休息。我們區的區委書記就說,社區工作就是要做到白+黑,5+2,而且沒有加班工資一說。
社區工作人員每天工作時間長,待遇低,導致流動性很大,許多不了解內情的人以為社區工作輕松,來一個星期就離開的人很多。
當然,也有好處,這幾年社區吸引了一部分大學生報名,因為在基層工作兩年,同時又是兩委班子成員,在報考公務員時,可獲得加分。但是名額有限,一個區一年就1個名額。綜上所述,如果沒有奉獻精神,建議題主不要去報名。
山東65至70歲老人有高齡補貼嗎?
山東65至70歲老人沒有高齡補貼。要到八十歲才能夠有,而且還得過了生日,可能此事全國沒有統一標準,是各地的地方牲政策,上海六十五歲就有,還有很多地方八十歲前都有補貼,而且還有節日費,讓老人真正感到了國家給于的關照,相信以后各地也會出臺類此政第。
煙臺芝罘區80歲以上退休老人每月補貼多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以及山東省、煙臺市《優待老年人規定》,煙臺市積極倡導推動實行高齡津貼制度,向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據統計,2015年全市共發放高齡津貼7405.3萬元,惠及老年人29.1萬人。
據了解,我市各縣市區在每年老年節或春節期間統一發放高齡津貼。其中,福山、萊山、開發、高新、龍口、長島等6個縣市區將高齡津貼范圍擴大到70周歲以上老年人,昆崳區擴大到60周歲以上老年人。
同時,煙臺市還對百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長壽津貼,每人每年至少3600元,其中牟平區和蓬萊市提高至百歲老人每人每年7200元,開發區和福山區提高至百歲老人每人每年4800元,高新區提高至百歲老人每人每年4600元,萊州市提高至百歲老人每人每年3900元。全市高齡老年人共享全市經濟社會改革發展成果,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另外,為進一步提高貧困老年人的福利保障水平,全市建立起為80周歲以上低保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制度和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制度,80-89周歲的低保老年人每人每年補貼1200元,90周歲以上的低保老年人每人每年補貼2400元,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老年人(失能老人)每人每年補貼720元,2015年全市共為4萬多名低保高齡老人和失能老人發放補貼1800多萬元,進一步保障特殊群體老年人的生活。
關于煙臺開發區老年人補償標準,山東65至70歲老人有高齡補貼嗎?的介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