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標法自2019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對商標的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強。其中,對于違法經營行為的處罰力度也有所加強。那么,如果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被認定存在違法經營行為,應該如何應對呢?以下是專家分享的經驗與建議。
一、及時停止侵權行為
如果企業被認定存在違法經營行為,首先要及時停止該行為。不僅是為了避免繼續侵權,也是為了減輕后續的處罰力度。
二、主動與權利人協商
如果企業被認定存在侵權行為,可以主動與權利人進行協商,尋求和解的可能性。協商的方式可以是雙方直接協商,也可以通過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協商。如果雙方能夠達成和解協議,可以避免后續的法律糾紛。
三、積極應對行政處罰
如果企業被認定存在違法經營行為,可能會受到行政處罰。在接到行政處罰通知書后,企業應該及時進行申辯,并提供相關證據,以減輕處罰力度。
四、主動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企業被認定存在侵權行為,可能會被要求承擔賠償責任。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該主動承擔賠償責任,并與權利人進行協商,達成賠償協議。
五、加強內部管理
避免企業存在侵權行為的方式是加強內部管理。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的商標管理制度,加強對商標的保護和管理。同時,企業應該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和管理,提高員工的知識水平和法律意識,避免員工的不當行為導致侵權行為的發生。
總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一定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商標保護和管理,避免出現違法經營行為,以免受到不必要的懲罰。同時,如果企業確實存在侵權行為,應該及時停止侵權行為,主動與權利人協商,積極應對行政處罰,主動承擔賠償責任,并加強內部管理,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上一篇:陳軍律師北京,陳軍律師簡要介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