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洞庭漁民補償標準的問題并不復雜,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鄱陽湖禁漁10年漁民怎么補貼?,因此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洞庭漁民補償標準的一些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的分析吧!
本文目錄
漁歌的反義詞?
沒有反義詞。
漁歌是中國民歌的一種,中國沿海地區以及湖泊港灣漁民所唱。如流行于廣東汕尾市,統稱為汕尾市漁歌,而在廣東的惠東也有漁歌,屬于汕尾市同類。分深海、淺海兩類。前者是深海作業漁民所唱,近似咸水歌;后者是海邊漁家婦女所唱。通常主要指淺海漁歌。
2014年12月03日,漁歌(洞庭漁歌、汕尾漁歌)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鄱陽湖禁漁10年漁民怎么補貼?
鄱陽湖禁漁10年漁民補貼標準在6-8萬不等。國家為了鄱陽湖的漁業資源恢復與發展,下定決心實行10年禁漁期,這將大大有利于鄱陽湖的漁業資源的恢復,隨著禁漁期的開始,一些漁民面料轉行的選擇,國家也充分考慮到這些漁民的生產生活,執行了高標準的上岸補貼政策,按照漁船大小新舊回收,執行6-8萬的補貼標準,并安排轉崗就業。
洞庭湖出魚季節?
洞庭湖一般四月底到九月底為豐水期,此時水位上漲,漫過枯水期的湖洲坑潭,此為碧波粼粼,煙波浩渺了無際。十月至次年三月為枯水季節,隨豐水期上漲水位來到堤岸邊的魚落入湖洲坑潭。每到十月,便拉開了岳陽魚樂盛事之帷幕,可見千萬魚樂之人不分晝夜狂歡在沿湖各湖洲坑潭,也開啟了各種爆護爆竿的傳奇。
洞庭湖的螺螄為何不能撈?
洞庭湖的螺螄并不是什么稀罕的物種,由于螺螄的適應性和繁殖能力都很強,從目前的資源量來看并不存在生存危機,即使一次性捕撈很多也不會導致這種物種滅絕。
之所以不讓捕撈螺螄,很可能與洞庭湖的休漁期制度有關,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是洞庭湖的禁漁期,在此期間是禁止任何形式的捕撈活動的。如有違規,漁政執法人員不僅會沒收漁船、漁具和非法所得的漁貨物,情節嚴重的還有可能吊銷捕撈許可證。
休漁期結束后,漁民自然是想怎么捕就怎么捕。但是和洞庭湖里經濟價值更高的魚蝦比起來,螺螄就不值一提了。洞庭湖的螺螄有時候不僅會被漁民冷落,在科研上也會被研究人員冷落。
國內關于洞庭湖的螺類資源的調查研究比較少見,相關的研究課題也相當冷門,產生這種現象也不難理解,畢竟這種基礎研究即便出了成果也不能直接轉化為生產力,研究人員和機構也就沒有太大的動力去研究這些東西。
好在還是有一些老前輩愿意踏踏實實做資源調查工作的,從1989~1992年,老一輩的水產專家曾經對洞庭湖周邊的螺類進行過調查,結果總共發現了27種不同的螺類,其中有2種還是新發現的物種。
其實我們所說的“螺螄”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主要是指田螺科的方形環棱螺和中華田園螺,有些地方也將釘螺納入了螺螄的范疇,這三種螺在洞庭湖周邊都有很多的數量分布。食用螺螄都有很多隱患,比如很多螺類對重金屬具有很強的富集能力,如果長期使用就有可能產生潛在的健康風險。
研究人員曾經對洞庭湖流域的銅銹環棱螺進行過重金屬含量的檢測,檢測結果引起了很多人的擔憂。
在所有的螺類樣本中,腹足(螺類的主要可食部位)中重金屬砷(As)的超標率竟然高達87.06%,鎘(Cd)的超標率有27.06%。在內臟團中,鋅(Zn)元素的富集程度最高,平均每100克內臟團中就含有16.9毫克的鋅。
類似的調查報告還有很多,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此外,對釘螺也需要特別注意,前幾年洞庭湖流域就曾專門改造過開溝瀝水工程,目的就是清除釘螺。
釘螺是血吸蟲的唯一中間宿主,釘螺的數量分布和血吸蟲病的流行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在湖南洞庭湖流域,丁螺分布面積非常廣,密度也很大。我國從1956年就開始在洞庭湖流域進行滅螺防疫工作了,直到現在也沒有間斷過。
從最新的防治成果來看,東洞庭湖出口洪道整治工程還是非常有效的。到2017年春季為止,垸外洲灘的丁螺密度下降了94.1%,但即便如此,血吸蟲病的防治工作依然容不得半點馬虎。
螺螄雖然有一批非常忠實的擁躉,但還是強烈建議大家在食用之前一定要進行嚴格的高溫滅菌,徹底清除螺內的寄生蟲,把安全隱患降到最低。
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指出并討論!
洞庭漁歌的發源地?
發源地是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
洞庭漁歌是湖南省岳陽市的傳統民歌。被漁民稱為丫口腔的漁歌(即張口就唱,漁民可以自由發揮,盡情地抒發自己的感情),形成了洞庭湖區獨特的漁歌風味。早在宋代范仲淹《岳陽樓記》就有“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的記載。它和其它民歌一樣,也是洞庭漁民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關于洞庭漁民補償標準的內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