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釋義九章內容,以及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條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如何理解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條
1、第十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所稱虧損,是指企業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將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和各項扣除后小于零的數額。
2、第九條 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準予扣除。
3、《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條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扣除項目
企業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的項目主要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扣除的項目如下:生產經營中發生的各種成本。
企業所得稅條例規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是企業的收入總額減去成本、費用、損失以及準予扣除項目的金額。成本是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各項直接耗費和各項間接費用。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包括利息支出的扣除、計稅工資的扣除、捐贈的扣除、職工養老基金和待業保險基金的扣除、殘疾人保障基金的扣除、財產、運輸保險費的扣除、固定資產租賃費的扣除。
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不得扣除項目有:資本性支出。是指納稅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以及對外投資的支出。企業的資本性支出,不得直接在稅前扣除,應以提取折舊的方式逐步攤銷;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
企業所得稅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的稅金包括消費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釋義
1、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條所稱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的企業,包括依照中國法律、行政法規在中國境內成立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
2、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一條所稱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是指依照中國法律、行政法規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
3、企業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申報和繳納企業所得稅,以維護國家稅收秩序和促進經濟發展。
4、條款釋義:本條是關于企業公益性捐贈支出扣除標準和如何扣除的進一步細化規定。只有企業當期實際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才允許稅前扣除。最高扣除比例在年度利潤總額12%,包括12%本身。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釋義九章內容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條、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釋義九章內容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