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標準工資的計算公式是().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標準工資計算法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工資的標準計算方法
- 2、工資核算標準公式是什么?
- 3、工資怎么算才正確的公式
- 4、工資標準怎么算
- 5、標準工資計算公式是什么?
- 6、工資算法的正確的公式
工資的標準計算方法
工資計算的兩種方法:
1、每月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數21.75天計算。日工資=月標準工資÷21.75,20.83天是按全年365天減去104個公休假日,再除以12個月計算求得,在這種計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節(jié)假日缺勤不計算為缺勤天數。
2、每月按平均日歷天數30天計算。日工資=月標準工資÷30,在這種計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節(jié)假日缺勤計算為缺勤天數。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guī)定,法定節(jié)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guī)定的11天法定節(jié)假日。
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擴展資料:
工資是指雇主或者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guī)定、或行業(yè)規(guī)定、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工資可以以時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計算。
在中國,由用人單位承擔或者支付給員工的下列費用不屬于工資:社會保險費;勞動保護費;福利費;解除勞動關系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費;計劃生育費用;其他不屬于工資的費用。
《勞動法》第四十八條規(guī)定,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 *** 規(guī)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第五十條規(guī)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第五十一條規(guī)定,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勞動法
[img]工資核算標準公式是什么?
標準公式:
1、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jié)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2、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guī)定,法定節(jié)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guī)定的11天法定節(jié)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標準工資不包括下列各項:
(一)支付周期超過一個月的勞動報酬,如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年底雙薪以及按照季度、半年、年結算的業(yè)務提成等。
(二)無確定支付周期的勞動報酬,如一次性的獎金、津貼、補貼等。
工資怎么算才正確的公式
工資計算公式是:當月工資=月薪-月薪÷21.75x缺勤天數×(出勤天數比例)。
出勤天數比例=21.75÷(當月應出勤天數+法定節(jié)假日天數)。
舉例說明
小編的月薪是5000元,7月有23個工作日,因為約會缺勤一天,出勤是22天,那么,我7月的月薪是多少呢。
5000÷21.75×22×(21.75÷23)=4782.6元。
也可以這么算:5000—5000÷21.75×1×(21.75÷23)=4782.6元。
但是,有一些企業(yè)是6天工作制,那么就不使用21.75計算月薪,這個21.75是勞動法規(guī)定的,也就是365天減去104個雙休日,除以12個月的值。(365-104)/12,即21.75天,尤其是計算應休未休帶薪年休假待遇以及綜合計算工時制的加班費,這個21.75很關鍵。
工資標準怎么算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看見和聽說最低工資標準,在任何事情是最低工資標準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于最低工資標準的概念以及最低工資標準怎么計算,很多人不了解,最低工資標準對于每一個人公民來說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我們需要對最低工資標準做適當深入的了解。
一、最低工資標準
1、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2、最低工資標準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兩種形式,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全日制就業(yè)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非全日制就業(yè)勞動者。一般包括獎金和一些補貼。最低工資標準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
二、最低工資標準計算方法
1、公式法
確定最低工資標準應考慮的因素確定最低工資標準一般考慮城鎮(zhèn)居民生活費用支出、職工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職工平均工資、失業(yè)率、經濟發(fā)展水平等因素。可用公式表示為:M=f(C、S、A、U、E、a)M最低工資標準;C城鎮(zhèn)居民人均生活費用;S職工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A職工平均工資;U失業(yè)率;E經濟發(fā)展水平;a調整因素。
法律依據: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guī)定,法定節(jié)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guī)定的11天法定節(jié)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標準工資計算公式是什么?
標準工資是計算加班工資、假期工資、病傷假期工資停工期間工資等的基數。比如張先生到一家工廠工作,合同約定基本工資2800元,月工作21.75天,每日工作8小時包括吃飯時間(加班費另算),績效工資每小時工價23元,一天就是184元。
月工作21.75天績效工資4002元+基本工資2800元+雙休日加班費2059元,(雙休日8天64小時,2800÷21.75÷8×加班64小時×2倍等于2059元),則張先生的應發(fā)工資是8861元。
標準工資不包括下列各項:
(一)支付周期超過一個月的勞動報酬,如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年底雙薪以及按照季度、半年、年結算的業(yè)務提成等。
(二)無確定支付周期的勞動報酬,如一次性的獎金、津貼、補貼等。
工資算法的正確的公式
工資計算公式是:當月工資=月薪-月薪÷21.75x缺勤天數×(出勤天數比例)。
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工資總額的計算應以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全部勞動報酬為根據。
固定月薪屬于計時工作制,獎金的作用是獎勵與生產或工作直接相關的超額勞動,勞動者創(chuàng)造超出正常勞動定額的社會所需勞動成果時給予的物質補償,津貼是對勞動者在特殊情況下的額外勞動消耗或額外支出進行補償的一種工資形式。
工資的組成
1、基礎工資,是保障職工基本生活需要的工資。勞動者所得工資額的基本組成,由用人單位根據規(guī)定的工資標準支付,較之工資額的其它組成部分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主要采取按絕對額或系數兩種辦法確定和發(fā)放。
2、崗位工資或技能工資,以崗位權利、責任、勞動條件、勞動強度、勞動技能、重要性等評價要素明確的崗位系數為支付工資報酬的內容,工資多少需要按崗位來轉移。
3、效益工資,根據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和職工實際完成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給職工的工資。
4、浮動工資,是勞動者勞動報酬隨著企業(yè)經營好壞及勞動者勞動貢獻大小而上下浮動的一種工資形式。
關于標準工資的計算公式是().和標準工資計算法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