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鐵們好,相信很多人對流域生態補償 標準是什么都不是特別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下關于流域生態補償 標準是什么以及生態補償管理條例?的問題知識,還望可以幫助大家,解決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 長江十年禁漁補貼發放標準?
- 河南、山東上演現實版「魯豫有約」,1億元對賭黃河水質,這份「流域生態補償協議」有哪些看點?
- 生態補償管理條例?
-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生態補償的范圍不同?
- 關于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的若干意見?
長江十年禁漁補貼發放標準?
長江流域的漁業資源比較豐富,所以周圍的居民大多都變成了漁民,一旦全面禁漁,對他們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國家加強對長江流域漁民的生活補助,對于一些因禁漁而失去經濟來源的漁民,國家會每月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同時,國家也會給予醫療健康保障補助。
國家會給予就業支持,根據漁民的年齡特點、技術水平等給予就業扶持,重點培訓漁民的技術,確保漁民不會因為禁漁生活受到影響,促進漁民轉型。
自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一江兩湖七河一口”(長江干流,鄱陽湖、洞庭湖兩大通江湖泊,大渡河、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烏江、漢江等重要支流以及長江口禁捕管理區)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2、中央財政已撥付補助資金130億元,支持地方統籌用于長江禁捕退捕漁民捕撈許可證權、漁船、漁具回收補償,過渡期生活補助,住房保障,就業保障,養老保險保障等方面支出。
3、農業農村部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已制定出臺9項安置保障措施,指導各地做實做細退捕漁民養老保險、技能培訓、就業幫扶、公益崗位安置等工作。同時,加強漁政執法能力建設,推動建立人防與技防并重、專管與群管結合的保護管理新格局,強化日常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電毒炸”“絕戶網”“三無船”,依法懲治長江流域非法捕撈等危害水生生物資源的各類違法犯罪,完善長江流域禁捕執法長效管理機制,切實鞏固和維護長江流域禁捕管理秩序。截至2020年底,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建檔立卡漁船漁民全部完成退捕上岸,實現“四清四無”目標任務。
4、10年禁捕結束后,在科學評估水生生物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狀況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上,另行制定水生生物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管理政策。
河南、山東上演現實版「魯豫有約」,1億元對賭黃河水質,這份「流域生態補償協議」有哪些看點?
感謝邀請,《流域生態補償協議》可以看作是魯豫兩省貫徹落實黃河戰略的一個點,協議看起來是對賭,看似會有一個贏家,一個輸家,但是在我看來沒有輸家,兩省都能夠達到協議要求的水質標準要求。
一、魯豫均處于黃河戰略中心地帶。
黃河戰略是國家戰略,魯豫是黃河最下游的兩個省份,也是沿黃經濟體量最大的兩個省份,所有的戰略歸結到一點都是促動經濟、社會、生態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在這一點上,魯豫兩省有共同的目標達成愿景。
二、魯豫都是新經濟動能的先行先試主體,都在擺脫舊動能。
目前北方經濟排名前五位中,除去北京和天津,剩余三個分別是青島、鄭州和濟南。河南作為中原地區,比山東更早實施黃河戰略,很多構想已經從藍圖變成現實。山東也在進行新舊動能轉換,濟南先行區剛剛升級為濟南起步區,國內第二個雄安新區,后續發展不可 ***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破壞生態為基礎的發展弊大于利,而且早晚要為破壞生態的行為和惡果買單,魯豫簽訂的黃河生態保護協議,看似有6000萬的對賭金額,但是相信兩個省都能夠達到水質要求,都不會在這個問題上犯錯誤的。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我是@若魚之水,專門生產原創觀點。
生態補償管理條例?
生態補償條例將明確實施生態環境補償的基本原則、主要領域、補償辦法,確定相關利益主體間的權利義務和保障措施,并以此為依據,進一步細化流域、森林、草原、濕地、礦產資源等各領域的實施細則。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生態補償的范圍不同?
首先,兩者定義不同。賠償義務人是生態環境的直接破壞者,而補償義務人是生態環境產品和服務的受益者。垃圾填埋場造成生態環境破壞時,賠償義務人是填埋場的營運者;正常營運時,填埋場生態環境補償的義務人則是填埋場服務區域的垃圾排放者。
此時,填埋場營運單位恰恰是生態環境保護者。這如同排污企業把污染物治理委托第三方營運,補償義務人是排污企業,而發生生態環境破壞事件后的賠償義務人卻是治污的第三方。同理,流域保護的補償義務人是下游的受益者,但流域破壞的賠償義務人是流域生態環境的破壞者,既非下游居民,也非流域保護者。
其次,兩者針對的生態環境損害程度具有質的不同。賠償針對的生態環境損壞,是指達到了破壞生態環境以致生態系統功能退化的程度。換言之,生態環境出現或即將出現質的退化,必須加以修復才可能恢復,甚至采取修復措施也不能恢復至初。
而補償針對的是造成生態環境輕微甚至潛在量變。這種變化雖然在標準允許的可控程度之內,但補償權利人(受償人)卻因此在資產、發展機會、生活舒適性等方面遭受利益損失,需要利益補償。
關于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的若干意見?
《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是為進一步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由國務院辦公廳提出的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目標任務是:到2020年,實現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領域和禁止開發區域、生態功能區等區域生態保護補償全覆蓋,補償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跨地區、跨流域補償試點示范取得明顯進展,多元化補償機制初步建立,基本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體系,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該意見于2016年05月13日正式發布實施。
文章到此結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流域生態補償 標準是什么和生態補償管理條例?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那么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