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各位分享本村修路拆房補償標準的一些知識,其中也會對農村拆遷不是本村村民的房子有補償嗎?進行解釋,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就馬上開始吧!
本文目錄
外來戶拆房怎么補嘗?
您好,我認為外村戶口的農民與本村戶口的農民拆遷補償是一樣的,應該合理補償。因為我國法律規定的是城鎮戶口的居民不能擁有宅基地,但是外村居民(擁有農村戶口)是可以進行流轉的。
農村拆遷不是本村村民的房子有補償嗎?
農村有房無戶口的,拆遷的應只給予房屋的補償,而沒有安置拆遷補助。
農村有房無戶口,應認定沒有該村的村民資格,因此不能享受村民待遇,即不能享受到只有該村村民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只有該村村民才能享受到的待遇,比如家庭承包土地分配待遇、房屋拆遷時的安置補助待遇等。
在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時,對被拆遷房屋的,既有房屋的補償,也有人口的安置補助。對房屋的補償以評估價為標準,結合房屋成新,給予貨幣補償;對人口的安置補助,即對具有村民資格的人給予安置補助,往往表現為人均給予若干安置房面積,也可能是每戶給予若干宅基地面積。
綜上,在農村有房無戶口的,因房屋系合法財產,所以在拆遷時應當給予房屋的貨幣補償,但因沒有該的村民資格,因而不能享受到安置補助待遇,即不能得到安置房面積或者宅基地面積。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四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已經收到的土地補償費。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經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請求支付相應份額的,應予支持。
但已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備案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地方 *** 規章對土地補償費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分配辦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農村房屋早已納入城鎮規劃區,拆遷該如何補償?
隨著農村的新農村建設,為了改善農村面貌,改善當地居住情況,隨著現在拆遷的問題越來越多,對于拆遷的人來說是好還是不好呢,在被人眼里看到挺好的,老房子被拆了,各方面的安頓都是要考慮的,不過基本上只要補償到位,價格不是太低的話大多說農民朋友還是愿意拆遷的。但有些比較特別的情況,那就是有些農村房屋已經納入了城鎮規劃區,對于這樣的房屋拆遷補償,補償價格該怎么界定呢?如何補才能保證被拆遷農民的利益呢?
下面在明律師就來給您說說納入城鎮規劃區的農村房屋,應該如何補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時未就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進行安置補償,補償安置時房屋所在地已納入城市規劃區,土地權利人請求參照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標準的,人民法院一般應予支持,但應當扣除已經取得的土地補償費。
這個規定的意思是說:對于被納入城市規劃區的農村房屋,比如城中村、棚改這一類的房屋,應該按照周邊城市房屋的市場價格來進行補償的。也就是這部分集體土地按照國有土地價值補償。
最高人民法院這樣規定顯然是合理的,其目的在于避免同一塊地域內原來屬于集體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標準低于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標準,充分保障原集體土地上房屋權利人的合法權益,這樣才更加公平,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糾紛。我們知道,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在法律上性質是不一樣的,因此,對集體土地上房屋進行征收時,其補償當然沒辦法直接適用《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但是根據現實狀況,即房屋所在的土地已經城市化,如果按照農村集體土地來進行補償,就無法保障農民的權益。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就規定,對于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在補償時已經納入城市規劃區的,可以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補償標準給予被征收人補償。
同時,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參照并不等于完全適用,這是因為兩者還是有所差別的。征收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時,征收補償款是包括土地本身的地價在內的。因此,如果征收農民集體土地時已經對土地進行了補償,那么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標準對其補償時,應當扣除已經取得的土地補償費。
文章分享結束,本村修路拆房補償標準和農村拆遷不是本村村民的房子有補償嗎?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嗎?歡迎再次光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