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鐵們,大家好,今天由我來為大家分享征收房子補償標準法律,以及樓房拆遷補償標準有哪些?的相關問題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謝謝大家了哈,下面我們開始吧!
本文目錄
城鎮居民房屋拆遷如何賠償?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補償項目有哪些?
我國并沒有全國統一的拆遷補償標準,都是由各地根據地方實際情況進行制定的,補償方式、補償金額都有差別,如:有的按照戶口進行計算,有的按照面積進行補償。但無論采用哪種形式,都要以不降低被拆遷人原有生活水平為原則進行補償。
國有土地上房屋補償方式
根據我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拆遷方應給被拆遷人提供兩種方式進行選擇。
選擇產權調換的,市縣 *** 應提供用于產權調換的房屋,并計算、結清房屋價值與用于產權調換房屋價值的差價。
選擇貨幣補償的,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集體土地上房屋補償方式
根據法律規定,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可以采取三種補償方式:
1、重新劃分宅基地進行重建。選擇宅基地劃地重建的,應給予重置成新價補償(修建原有規模房屋所需費用)、裝修費和搬遷補助、過渡費等;
2、貨幣補償。選擇貨幣補償的,要綜合考慮房屋情況與周邊房地產市場價格,確保被拆遷人的居住水平不降低。
3、拆遷調換。選擇拆遷調換補償的,應給予搬遷費、過渡費等,置換比例應不低于1:1。
樓房拆遷補償標準有哪些?
謝謝邀請!我舉個例子說明一下樓房的補償價值跟什么有關系。
房屋價值的關鍵是否與房屋新舊有關?如果無關那關鍵因素是在哪里!這個話題在征地拆遷過程中,經常聽到拆遷工作人員說,拆遷方拆遷你的老房子,給你的是新安置房,這個還有什么不合適的嗎?對此,很多被拆遷人覺得聽上去好像合理,但總覺得不對勁,但又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事情。
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家住北京豐臺區的王女士遇到拆遷了,拆遷方提供的補償標準是如果要貨幣補償,就是每平米兩萬元,而周邊商品房的價格都在每平米六萬以上,因此肯定不合適,因為買不到相同面積的房子。拆遷方還說了,也可以選擇產權置換,標準是在原來面積的基礎上多給20%,是新房,只是位置在西南五環以外的一個安置小區。但據王女士了解,安置小區周邊市場價格在3萬元左右,相當于王女士房屋所在位置的房地產市場價格的一半,因此,即便多給原房屋面積的20%也不是合適的,況且新建房屋的公攤面積都大,其實相當于沒怎么多給面積。于是,王女士陷入了兩難選擇。在此情況下咨詢律師,這樣的補償標準是否合理?
對于國有土地上房屋的征收補償標準,在國務院頒布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中有明確的規定,那就是按類似房屋的市場價值,由評估公司評估確定。而房屋價值主要取決于房屋的區位,比如,在北京市中心的一個70年代的老房屋要比某縣城的新建房的價格都要高出很多倍,甚至同樣是在北京,二環以里的老房子要四環以外的新房子價格要高出很多。除了區位之外,是否是學區房也很重要,以及周邊配套以及小區環境也是很重要的參考因素。由此可見,房子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決于房子本身,而是房子周邊的生活資源。根據補償條例的規定,如果采取產權置換方式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安置,也要對被拆遷人房屋和安置房都要進行市場價值評估,根據各自的價值再找差價。由此可知,拆遷方是無權規定補償價格,也無權直接規定置換比例。上述案例中,拆遷方對王女士房屋的補償標準是不符合征收條例規定的。針對此情況,被拆遷人一方面可以要求聘請中立的評估公司對房屋價值進行評估,另一方面對拆遷方出臺的征收決定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在審查征收決定是否合法時,一并審查其制定的補償安置方案是否合法。對于明顯不合法的內容,法院可以判決拆遷方依法糾正,從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在訴征收決定中不能有效解決問題,還可以對隨后拆遷方作出的補償決定進行起訴,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大家還有征地拆遷方面的問題可以私信我,我是李順華律師企業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除了鄉鎮企業,其他企業建設應當使用國有土地,所以對企業的拆遷分為兩種情況。
對于使用國有土地的企業拆遷補償,適用《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該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做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 *** 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 *** 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實踐中對拆遷企業的補償一般分為以下幾部分:
一是廠房和不可移動設備的補償費用,包括:辦公室,車間等建筑物的補償費用和固定在車間內的不可移動的設備或者雖可移動但一旦移動就失去大部分使用價值的設備的補償費用;補償數額一般雙方首先協商,協商不成,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
二是停產停業損失,以實際情況而定,一般既包括實際經營損失也可酌情包括預期經營損失;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方法一般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標準。
三是拆遷補償費用,包括搬遷前期費用和搬遷過程中發生的停工費用、機器設備調試修復費用以及物資的拆卸、包裝和運輸、解聘員工補償費等費用;費用標準也是首先協商,協商不成的由評估機構進行評估。
四是征收決定規定的獎勵費用,比如拆遷獎勵費、提前搬遷費等。
對于鄉鎮企業的拆遷主要適用《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征收土地公告辦法》以及國務院及其部門的規定。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征收集體土地的補償項目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以及青苗補償費。具體到鄉鎮企業在實踐中的補償,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一般兩項統一計算為統一征地年產值標準或者征地片區綜合地價;一是地上附著物包括廠房、辦公室等建筑以及不可移動的機器設備,補償價格首先協商,協商不成的由評估機構評估。
對于所得補償款如何分配的問題?補償款屬于企業,企業內部如何分配,由企業的權力機關按照股東會決議、公司章程等來決定。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