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瑞幸造假補償標準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從會計的角度如何看待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
瑞幸咖啡會因為造假問題破產么
瑞幸咖啡存在因造假破產的可能。
瑞幸咖啡22億元造假,是個膽大妄為的舉動,這種驚人的“財技”,可以說是徹底沒有商業道德底線。
這個造假,讓什么人受益了,其實還是比較明了的。目前的追責看,一個小股東撐起了驚天造假,從邏輯上總有點過不去。賊喊捉賊,有時候是更可笑的。
造假是瑞幸咖啡“自爆”,當然是這種“自爆”是被迫的。
事端發于4月2日,瑞幸咖啡宣布,在審計2019年年報發現問題后,董事會成立了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委員會發現,公司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偽造了22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相關的成本和費用也相應虛增。
美股上市的瑞幸咖啡公開“自爆”財務造假,重點有兩個:一是公開,二是自爆。這幾乎是斷腕自割的舉動,十分的驚人,如此作為隨之震驚了市場,當天股價暴跌75.6%,市值縮水至16億美元。
在2月1日渾水發布做空報告,2月5日美國部分律師事務所開始啟動針對瑞幸的集體訴訟之后,瑞幸咖啡爆出了驚人的財務造假。
為何說是被迫“自爆”?這是美國股市的游戲規是在發生作用,瑞幸咖啡先被做空,后有做空基金將其告上法庭,美國證監會就會要求被告自查。紙包不住火,22億元人民幣這么大量的造假于是“自爆”。
有業內分析,年報審計出了問題,如果不能按時遞交審計的年報,會直接導致退市,而自爆驚天造假,是想避開最壞的結局。不過,如此大量造假,品牌還有何聲譽可言?特另是一個連鎖品牌,聲譽是高于一切的,它并不僅僅是一個圈錢利器。
股價超跌,造成了投資者的損失,瑞幸咖啡會不會破產,也跟對投資者的賠償有關。
公開資料顯示,瑞幸咖啡的董事長、大股東為陸正耀,福建屏南人,他也是神租租車董事局主席。胡潤百富榜顯示,陸正耀家族排名第195位,財富值180億元人民幣。
瑞幸咖啡造假,大家怎么看
2018年6月Luckin籌集2億美元、估值10億美元,創造了最快成長為“獨角獸''的中國公司的奇跡,2019年5月Luckin在美國納斯達克首次公開募股(IPO)定價為每股17美元、籌集了6.45億美元、自設立之日起18個月內完成上市,再創當年中國公司在美國第二大IPO的神話。然而在2020年1月31日,渾水稱收到了一份來自匿名者的做空報告,這一份長達89頁的報告直指瑞幸正在捏造公司財務和運營數據使得“瑞幸主動戳穿自身財務造假的大戲”上演了,而這個大戲除了在各個門店能看到的大規模的消費者“擠兌”咖啡以外,關于其資本游戲的背景、美國法下的證券責任、董監事高管責任保險、我國法下的刑事規制等等問題目前少有全面的解析,因此上海蘭迪律師事務所的三位專業領域高級合伙人陳禹彥、周文佳、韋龍艷,從保險、刑事與美國法下的證券責任等方面全面剖析瑞幸財務造假事件。
從保險的角度,瑞幸財務造假事件曝光將近一周后,4月9日,中國平安管理層在股東大會上指出,瑞幸董、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責任保險(以下簡稱“董責險”)共保體基礎承保額為1000萬美金,平安的額度不超過兩百萬美金。產品有清晰條款,故意違反條款屬于免責行為6。然“產品有清晰條款,故意違反條款屬于免責行為”的回應相當之模糊。眾所周知,在中國的董責險市場,尤其是中概股赴美上市的美版條款,每個條款都是經過保險經紀、被保險人和保險人多輪磋商的結果,屬于特殊定制,因此,其條款是否清晰?故意違反條款是否當然免責?仍然需要進一步探討,本文擬就本次瑞幸事件,結合董責險的市場生態以及僅有的司法判例對平安的回應做出解讀,以助于各方厘清其條款真意。全文鏈接:
陳禹彥:關于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涉及董、監事高管責任險的條款相關問題https://www.toutiao.com/i6820639871820890631/
從刑事角度,根據美國法律,提供不實財務報告和故意進行證券欺詐的犯罪要判處10至25年的監禁,個人和公司的罰金最高達500萬美元和2500萬美元。早在2001年,曾是世界500強企業的安然公司業績造假案爆發。最后除了公司被處以巨額罰款,股票摘牌,公司破產外,其CEO也被判刑24年零4個月。有安然的前車之鑒,瑞幸的風險不言而喻。對瑞幸公司及其高管而言,在美國的刑事責任風險無疑是巨大的。那么瑞幸公司及其高管在我國被追究刑事責任的風險又有多大呢?全文鏈接:
周文佳:瑞幸咖啡在我國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可能---兼論上海違規信息披露第一案https://www.toutiao.com/i6820646708368638472/
從美國法下的證券責任角度,Luckin的自爆是基于什么考慮?根據美國上市公司信息持續披露規則,Luckin的自爆是否能達到及時止損的目的?根據美國法及中國法,Luckin及其高管將面臨什么法律風險與責任?對于作出自爆決策的大股東而言,其利益是否實質受損?為Luckin背書的中介機構們是否存在故意或過失行為?全文鏈接:
韋龍艷:關于瑞幸“自爆造假”美國法下的資本背景與證券責任
https://www.toutiao.com/i6820649974649324035/
特別聲明:
本文及其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視為律師出具的法律意見或建議。如您需要法律意見或專業分析,歡迎聯系我們。
未經本所授權,不得轉載本文任何內容。如需轉載或引用該文章的任何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溝通,并于轉載時注明作者和出處。
瑞幸咖啡為什么要自爆財務造假
被人揪出來不如主動認錯,瑞幸自爆財務造假,也是因為瞞不下去了,因為這件事正好處于2019年報審計過程中,引起了審計事務所安永的警覺,然后介入內部進行調查,果真查出問題后,瑞幸不得不承認造假。
還有一個說法是,瑞幸是神州系的,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神州系內部的資金鏈斷裂,導致瑞幸也無法在美資本市場融資,高層們要斷臂求生,只有割舍瑞幸。
從會計的角度如何看待瑞幸咖啡造假事件
我從以下兩個方面解說
1.現金流
收入成本這些都存在會計上的處理,但現金的流動,是按實際產生記得。一筆錢流出去了,賬上的錢就實時少了;一筆流進來了,賬上的錢就是實時多了;現金流往往是很難造假的。而看瑞幸調整的運營利潤、資產負債表上workingcapital的變化,跟現金流的變化,大數上是能對上的。
2.增值稅
這個判斷很簡單,公司大概率不會為了造假多交增值稅,大部分公司想法設法避稅都來不及。當然除非公司真的很急切的造假了。
做空報告沒有質疑瑞幸整體的VAT額度——反過來想,如果這個VAT額度是真實的,是不是意味著公司的銷售收入也是真實的?
如果公司銷售收入是真實的,那么所有商品凈銷售收入的總和就是真實的。反之,則相反。
瑞幸咖啡收入造假22億元,此事大家怎么看
這兩天被瑞幸事件 *** 了,大部分人討論的是瑞幸是否會倒閉,我覺得瑞幸還是有存活下來的希望:
1、客戶基礎層面
瑞幸經過兩年的快速擴展已經打下了一定的客戶基礎,尤其是1、2線城市,周圍的很多白領都開始有喝瑞幸的習慣。此次事件目前并未對客戶造成損失,4月3號出現了優惠券擠兌現象證明公眾有一些擔憂公司可能支撐不下去。不過,瑞幸門店都照常營業,沒有發生客戶無法購買的情況,只是排隊時間變長了而已。
2、公司內部態度
瑞幸公司內部未出現明顯恐慌,APP照常可下單,公司高管也在朋友圈打氣。瑞幸自爆造假相信也做了一定思想準備,雖然是來自渾水公司的證據壓力。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資本中斷。事件后美國投資者和監管部門必定追究瑞幸的責任,短期內沒了美國資本市場的支持,是否有其他資本愿意接盤還是個未知數,相信瑞幸之后大概率要經歷一波關店潮直至尋找到新資本的注入,如果沒有就只能關閉清算了。
個人還是希望瑞幸可以挺過難關,畢竟我還有券沒用完呢[捂臉][捂臉]
文章分享結束,瑞幸造假補償標準和從會計的角度如何看待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嗎?歡迎再次光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