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生態補償評選標準相信很多的網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公益林補償款的發效依據?也是一樣,不過沒有關系,接下來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生態補償評選標準和公益林補償款的發效依據?的一些知識點,大家可以關注收藏,免得下次來找不到哦,下面我們開始吧!
本文目錄
公益林補償款的發效依據?
答案是:公益林補償款的發效標準如下:
1.我國森林只有兩種性質,一為國有,一為集體。國有森林公益林補助由國有森林所在的單位領取,國家補助標準為每畝5元;
2.而集體所有的公益林補貼,未分配承包到戶的森林由集體領取,分山到戶的森林由各戶領取,國家補助標準從2002年的每畝5元,逐步提高,目前為每畝15元。
3.國家補貼外,各省根據自身經濟狀況,除補貼支付各省劃定的地方公益林外,還對國家劃定的公益林實行配套補貼,但各地標準不一。
4.公益林資金發放時間
已明確承包到戶的公益林一般由所在村組提供分戶表格,公示核實后按提供數據實行打卡發放;
5.而個別地方公益林面積較小,或沒有明確分山到戶,這類公益林補貼資金由村組集體統一申報,撥付至村組集體賬戶,再由集體分配到戶,或一事一議,經農戶同意后統一用于公共事業。
動物環境損害賠償標準?
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有賠償標準
因為這樣的處罰屬于新興事物,支付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款標準參照的是2017年底實行的《野生動物及制品價值評估方法》。
比如,根據規定,麻雀價值是300元。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要按照基準價值的十倍核算,比如基準價值最高的大熊貓,基準價值50萬元,價值500萬元,鳥類中最貴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鹮,基準價值是5萬元,價值50萬元。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按照基準價值的五倍核算,比如這次案件中的貓頭鷹基準價值3000元,價值15000元/只。
爬行類也是動物的卵、蛋價值,按照該物種整體價值十分之一核算,比如國一級保護動物蟒蛇基準價值是3000元,價值30000元,那破壞一枚蛇蛋的罰金取其十分之一后,價值還是3000元。
兩棲類野生動物的卵、蛋價值,按照野生動物整體價值的千分之一核算,比如國二級保護動物棘胸蛙基準價值是100元,價值500元,但這類動物,一次能產很多卵,一顆卵的價值按0.5元計算。
生態扶貧包括哪些方面?
生態扶貧包括:
1、綠色產業扶貧。欠發達地區往往工業開發較為滯后,資源及環境狀況較好,具有良好的生態優勢,這是經濟發展的后發優勢。
2、培育循環農業。典型的模式有種養加功能模式(豬—沼—果模式)、立體復合循環模式(魚—桑—雞模式)、以秸稈為紐帶的循環模式(秸稈—基料—食用菌)等。
3、培育循環工業體系。形成資源—產品—廢棄物—資源的閉合循環,實現資源利用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
4、培育生態服務業。包括生態旅游業、現代物流業等。近年來,各地都利用本地區的生態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生態旅游業成為各地經濟發展和扶貧脫貧的重要抓手。
5、生態補償扶貧。對于承擔生態保護任務的地區,應進行合理的生態補償。這既是對這些地區的群眾為生態保護做出貢獻的鼓勵和肯定,也是幫助他們脫貧的方式之一。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是指當環境污染、受損或生態環境受到損害,盜竊,濫用自然資源或侵犯自然資源的權利的行為,有關的損失由污染源承擔,或者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或者由國家和有關部門承擔經濟責任。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具體內容包括:
1、對污染源負責:對污染源負有責任,包括責任范圍、責任期限等,并承擔賠償責任。
2、環境損害賠償金:環境損害賠償金包括財產損失賠償金、人身損害賠償金、支出賠償金、精神損害賠償金等。
3、修復環境:對污染源承擔責任,實施修復環境的措施,恢復損害環境的原狀。
4、技術改進:污染源應根據有關法規,按照其承擔的責任,改進技術,控制環境污染。
5、宣傳教育:通過宣傳、培訓和教育,提高社會各界對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認識,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貴州生態林補貼標準?
第一條為了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公益林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生態公益林補償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生態公益林,是指以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為主體功能,主要發揮生態公益性作用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
第四條本市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由市、縣兩級人民 *** 納入財政預算,專款專用。
國家和省人民 *** 撥付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全額用于生態公益林的補償。
第五條市人民 *** 林業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行政區域內生態公益林的補償工作。
縣級人民 *** 林業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所轄區域內生態公益林補償的具體實施工作。
財政、審計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做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市人民 *** 林業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組織本市生態公益林界定。
第七條縣級人民 *** 林業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生態公益林的所有者或者經營者憑林權證進行登記造冊,建立管理檔案。
第八條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補償對象:
(一)經營管理自留山、責任山生態公益林的農戶;
(二)經營管理農村集體生態公益林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三)經營管理生態公益林的國有、集體林業單位;
(四)通過承包、租賃、轉讓、拍賣等形式,取得林地、林木使用權,經營管理生態公益林的其他組織或者個人。
第九條獲得生態公益林補償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有縣級人民 *** 核發的全國統一式樣的林權證書;
(二)有縣級人民 *** 批準認可的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現場認定協議書或者地方生態公益林現場界定書;
(三)有與縣級人民 *** 林業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簽定的生態公益林管護協議書;
(四)有縣級人民 *** 林業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對生態公益林管護效果的驗收證明。
第十條本市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由市人民 *** 規定。
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應當隨經濟社會發展進行適當調整。
第十一條對符合條件的補償對象,縣級人民 *** 林業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年度兌現補償。
第十二條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用于生態公益林的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挪用、截留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
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將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安排使用情況向社會公布。
國有、集體林業單位、村委會、村民小組等補償對象應當將獲得的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的使用支出情況向全體職工或者村民公布。
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 *** 財政、林業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監督和管理,及時、足額將補償資金撥付到位,定期對資金的到位、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審計部門應當加強對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審計監督。
第十五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尚不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追回侵占、挪用、截留的資金。
第十六條林業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十七條本辦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標準為每年每畝15元,其中0.25元用于公共管護支出.2.地方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地方公益林補償標準為每年每畝8元,按省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