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關于國企安置補償標準,搜國有企業改制職工一次性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如果國企倒閉,職工會怎么處理?
大家好,我是老鱉。
“如果國企倒閉,職工該如何處理?”我從四方面來回答:一是國有企業破產清算的流程;二是企業破產后職工的分類安置措施;三是破產企業職工的補償標準;四是國有企業破產清算時的償還順序。
1、國有企業破產清算的流程國有企業由于經營管理不善,發生資不抵債嚴重虧損的行為而倒閉,經人民法院裁定后宣告破產,破產后需要執行嚴格的破產清算過程。
企業破產清算過程比較復雜且過程持續時間較長,但終歸要遵循以下清算流程:
(1)組建破產清算組。一般由當地的人民法院、 *** 相關的行政部門、專業部門及破產企業的股東構成。清算組在接到法院破產通知五日后入駐,負責接收破產企業的賬冊、文件檔案、印章等資料用于處理后續破產事宜。
(2)對破產企業的財產進行接收、保管、評估、作價、拍賣、分配。清算組要對破產企業的債權進行確認,并編制資產處置分配方案同時經法院裁定。
(3)清償債務。按照法院裁定后的資產處置分配方案,對后續債務進行處理,包括人員安置、工資、保險及其它一系列債權債務的處理。
(4)終結破產程序,注銷破產企業工商登記。
2、國有企業破產后職工分類安置措施由于涉及到每位企業職工的切身利益,這條也是企業在破產過程中最為復雜、糾紛最多的一個環節。
(1)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按照國家對國有企業破產有關規定,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人員,包括特殊工種人員,這類人可按相關政策提前辦理退休手續,享受正常退休待遇。
(2)自謀職業人員。分兩部分人員:
一是在1986年10月1日以前參加工作的,可以按規定領取一次性安置費。由于此類人員再就業比較困難,國家對該類人員進行政策性支持與幫扶,在得到當地勞動部門的認定后發放《再就業優惠證》,個人或接收企業可享受再就業的諸多優惠,詳細情況可到當地勞動保障部門或就業服務中心咨詢。
二是1986年10月1日以后參加工作的,是按照工齡計算領取經濟補償金。該類人員在企業破產事業后,除領取經濟補償金外,還可享受失業保險待遇,具體按照國家規定的相關程序辦理。對于失業保險期滿后仍然無法就業的困難職工,符合社會救濟條件的可在當地民政部門登記按規定領取社會救濟金。
(3)破產重組重新競聘上崗。利用關閉破產企業進行資產重組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業的,在安置職工時應支付一次性補償金或以一次性安置費折算成重組企業股份,由職工持股,由此職工身份從原有全民所有制企業職工(國企身份)轉變為改制重組后的混合所有制職工(混合身份或民企身份)。
(4)由 *** 、社區或其它離退休人員管理中心提供的公益性崗位再就業。破產企業所在地,包括市、區、縣人民 *** 通過采取再教育、轉崗培訓、介紹就業、生產自救、勞務輸出等系列措施,幫助破產企業職工再就業,以上工作崗位及公益性崗位工資都不是很高,主要是為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5)其它企業招聘、調動及錄用。破產企業職工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就地在其它相關類企業進行調動就職或通過個人關系直接應聘至其它企業。
3、破產企業的職工安置補償標準(1)一次性安置費用。對于符合領取一次性安置費條件的職工在領取一次性安置費的標準,原則上不允許超過破產企業所在地(市)、縣(市)上一年企業職工平均工資的3倍,具體計發標準按破產企業所在地的規定執行。
(2)經濟補償金。補償金按職工工齡進行計算: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不足一年超過6個月按一個月工資計算,低于6個月按半月工資計算。在計算時,從職工在企業破產時算起,往前推12個月的平均工資即是計算補償金的標準工資。
如某工人工齡10年,前12月平均工資為3000元,該職工領取的經濟補償金為30000元。倘若破產企業職工月平均工資低于本企業職工平均工資標準,則應按照破產企業職工平均工資標準予以計發。
(3)失業保險金。上面提到的領取一次性安置費的人員不能領取失業金,領取經濟補償金的人員可按規定同時申領失業保險金。
4、國有企業破產清算時的償還順序。(1)破產企業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
(2)破產人欠繳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稅款;
(3)普通破產債權。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總而言之,無論哪種情況企業破產都是職工不愿看到的。但是遇到企業倒閉或破產也應坦然面對,首先確認自己的身份然后選擇合適的補償方式,最后想盡各種方法使自己再就業,比如擺個地攤。
以上老鱉分享,希望有用。請與關注,如有不同看法可在評論區交流。
國企安置就業的條件?
1、政治覺悟高,思想品德良好,遵紀守法,身體健康。
2、本??茖W歷及以上,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和高度的責任感。
3、無違法犯罪、違紀等不良記錄。
員工身份置換
通俗點講,所謂員工身份置換就是通過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將“鐵飯碗”變成勞動合同,打破職工對企業的依賴,解除國有企業對職工承擔的“無限責任”。
搜國有企業改制職工一次性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規范改組改制國有企業職工經濟補償金標準的規定
一、國有企業改制,要轉換職工勞動關系。改制為國有控股企業的,改制后企業繼續履行改制前企業與留用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留用職工在改制前企業的工作年限應合并計算為改制后企業的工作年限,原企業不得向繼續留用的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改制為非國有企業(包括國有參股用人單位)的,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處理好改制企業與職工的勞動關系;對企業改制時解除勞動合同且不再繼續留用的職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二、國有企業改制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時,須按規定支付職工經濟補償金。由企業按職工工作年限,每滿1年,發給1個月的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不足整年的,按整年計算。
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為用人單位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本人月平均工資。
四、勞動者月平均工資低于本單位月平均工資的,按本單位月平均工資計算;勞動者和企業經營者月平均工資高于本單位月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不超過本單位月平均工資3倍標準計算。
五、企業月平均工資超過改制企業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倍的,原則上按不高于2倍的標準確定。
六、企業因生產經營不正?;蛲.a半停產,職工月平均工資無法確定的,其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最低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七、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計發經濟補償金的企業月平均工資應嚴格按照國家統計局的工資統計口徑計算。
八、經濟補償金在企業成本中列支,不得占用企業按規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費用。
權益維護
(一)企業改制方案必須提交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審議,充分聽取職工意見。其中職工安置方案需經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審議通過后方可實施。改制企業理順職工勞動關系、社會保障及離退休人員的費用支付等,按有關政策執行。
(二)經提取的理順職工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和補貼,應以現金形式一次性支付或以資產形式建立職工保障基金。
(三)企業法定代表人應對原留在改制后企業按規定提取的經濟補償金的安全性負責,建立保障機制,并接受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工會等部門的監督,以確保職工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國有企業改制職工如何安置?
國有企業改制職工的安置方式如下:
1、員工身份置換,通過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轉變勞動合同,打破職工對企業的依賴,解除國有企業對職工承擔的“無限責任”。國有企業改制要切實維護職工的權益,實施改制前,原企業應當與投資者就職工安置費用、勞動關系接續等問題明確相關責任,并制訂職工安置方案;
2、買斷工齡,參照員工在企業的工作年限、工資水平、工作崗位等條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經企業與員工雙方協商,報有關部門批準,由企業一次性支付給員工一定數額的貨幣,從而解除企業和富余員工之間的勞動關系,把員工推向社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 *** 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國企改制50歲以上的職工怎么安置?
一種方式就是對50歲以上的員工實行內退,因為不到退休年齡,在企業內部實行退休待遇,等到了退休年齡再辦理正式退休手續。
另一種方式就是進行買斷,一次性付清多少錢買斷工齡,退休之前自己繳納社保,退休以后再正式辦理退休手續。
OK,關于國企安置補償標準和搜國有企業改制職工一次性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的內容到此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