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量刑,以及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刑事責任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 1、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量刑
- 2、刑法中規定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搶劫怎么量刑
- 3、犯罪嫌疑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判刑嗎
- 4、限制行為能力人放火但沒有后果法院能判刑嗎
- 5、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犯罪如何處理
- 6、我國法律,對于 *** 周歲的殺人犯怎么量刑啊?
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量刑
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不包括14周歲以下的,14以下是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我國《刑法》規定,對于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 *** 、搶劫、販賣 *** 、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除了上述8種罪外,該年齡段人不負有刑事責任。同時《刑法》明確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屬于完全不負刑事責任階段)可以從輕減輕處罰。3、 已滿75周歲者。該年齡段的人故意犯罪可以從輕減輕處罰,過失犯罪應當從輕減輕處罰。4、 生理缺陷者(聾啞人、盲人)可以從輕減輕處罰或免除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 、搶劫、販賣 *** 、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 *** 收容教養。
第十七條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 *** 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img]刑法中規定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搶劫怎么量刑
1、你的說法有些問題。你問的是刑事問題,所以應該用刑事責任能力的概念,而不是民事行為能力概念。民法規定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是10到18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識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而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是14到16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識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這兩個概念涵蓋的群體不是完全一樣的。
2、搶劫罪屬于14到16周歲限制刑事責任年齡的人所應承擔的八種犯罪之一,按照《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60%”。
3、精神病人的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20%—40%。
犯罪嫌疑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判刑嗎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所以犯罪嫌疑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能也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例如年滿16周歲但未成年。
《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 、搶劫、販賣 *** 、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限制行為能力人放火但沒有后果法院能判刑嗎
限制行為能力人放火但沒有后果法院應當根據案情定罪量刑。
限制行為能力屬于民法概念,刑法規定,年滿14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對防火應當承擔刑事責任,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處罰。
《民法通則》第十二條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 、搶劫、販賣 *** 、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 *** 收容教養。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犯罪如何處理
年滿14不滿16的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對刑法所規定的8項罪名負刑事責,其以外的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對所有犯罪承擔責任,只是量刑時會從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 、搶劫、販賣 *** 、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 *** 收容教養。
我國法律,對于 *** 周歲的殺人犯怎么量刑啊?
我國法律規定,年滿16周歲的人進入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對自己實施的刑法所禁止的一切危害行為負擔刑事責任,所以對于 *** 周歲,但已滿十六周歲的殺人犯,其應付刑事責任,但應從輕或減輕處罰。
根據我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爆炸、投毒罪的、販賣 *** 、放火、 *** 、搶劫,應當負刑事責任。
*** 周歲的犯殺人罪,可處無期徒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不適用死刑。在民事賠償方面,先由本人財產進行賠償,贈償不足的由監護承擔。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2條的規定: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能夠以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并能維持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認定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在認定王超為可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時,必須同時具備二個條件,一是須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而不是別人資助,接受饋贈等方式取得財產;二是能以此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包括自己的衣、食、住、行的一般需要,并能維持當地群眾的一般生活水平。
擴展資料:
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公民為可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即能夠通過自己的獨立的行為進行民事活動的能旦海測剿爻濟詫汐超摟力。完全行為能力人可以參加法律允許自然人參加的一切活動。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年滿18周歲的公民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和16周歲以上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公民為可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法律賦予18周歲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主要考慮的是公民的智力、辨別能力等自身狀況,而不是考慮公民的經濟狀況。
法律同時又特別規定后者為可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主要考慮的是公民雖 *** 周歲但已達到一定的年齡有一定的辨別能力有經濟來源,賦予他們獨立行為的能力有利于他們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有利于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指公民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只具有受到限制的部分民事行為能力。我國民法通則第12條第1款規定: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關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量刑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刑事責任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