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云霧征收補償標準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大霧怎么拍好看?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
大霧怎么拍好看?
大霧拍好看的方法:
1.利用亮色襯托霧氣更加潔凈拍攝山間迷霧時充足的光線將周圍的樹木照亮,郁郁蔥蔥的綠色與湛藍的天空將霧氣襯托得更加潔凈,拍攝時增加了一檔曝光補償將霧氣的飄渺感與通透感更好地突顯出來。
2.焦距:35mm光圈:F14快門速度:1/400s感光度:ISO100調整白平衡在清晨或傍晚拍攝云霧時,畫面的色調較容易得到統一,此時可以通過設置白平衡,得到更顯著的冷調或暖調效果。例如,在夕陽時分,使用“陰影”白平衡可以讓畫面變得更暖。
3.使用白平衡拍攝清晨與傍晚的云霧時,適當調整白平衡得到橙黃色或者藍紫色的畫面效果,濃郁的色彩更好地渲染出畫面氣氛。
青山云霧怎樣才能拍出仙境的感覺?
朋友們好!“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山水云霧是風光攝影永恒的主題,由于拍攝對象與拍攝手法不同,青山云霧風光或雄奇險峻,或清幽雅致,或飄逸秀麗,或魔幻鬼魅,各有特點。那么如何才能拍出仙境的感覺呢,個人有以 *** 會,拋磚引玉,供攝友們參考、批判:
1.找到有“仙氣”的地方,不一定是名山大川,關鍵要有特點。環境要干凈秀麗,不能雜亂。
拍于成都大邑霧中山
2.清晨和傍晚拍攝,個人認為晴日早晨更好,空氣濕潤,光影靈動,更容易營造“仙境”效果。
拍于四川峨眉山、云南元陽
3.把握好光線,拍出青山的“幽”與云霧細膩飄渺的質感。沒有把握的話,建議順光、逆光多角度多拍幾張。
拍于九曲黃河第一灣、峨眉山金頂
4.準確曝光,避免過白和死黑,建議按明暗過渡區域測光。
拍于燕子溝、西嶺雪山
5.精心構圖,仰俯平視多角度找感覺,并注意適當留白,找好前景。
拍于稻城亞丁、光霧山、轎頂山
當然,其他如慢門、延時也可多試,多思、多試出佳片。
以上是自已不成熟的體會,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幫助,也希望多交流,多批評指正。
如何拍攝云海?
如何拍攝云海?根據本人拍攝體會,建議如下:
拍攝時機云海一般出現在海拔較高的山巒之上,以夏季和冬季多見,夏季在暴雨后的晴天最壯觀,冬季在晝夜溫差忽然增大時最漂亮。如果山巒的附近有湖泊、河流時,更容易出現云海。云海可以全天候拍攝,但以日出前后最佳,一派云煙縹緲,空闊遼遠的壯麗景觀。清晨拍攝云海時,應在日出前1小時到達拍攝點,天剛蒙蒙亮時的云海呈藍色影調,頗有韻味,不能錯過。
(攝影/夏雪)
相機設置云海拍攝宜采用24-70MM變焦鏡頭,便于隨時調整構圖,既可以拍氣勢宏偉的大場景,也可以拍有特別美感的云海局部。為了獲得大景深的圖像,以光圈優先模式,設置光圈值為f11.0-f16.0為宜;ISO感光度為100,自動白平衡,圖像保存為RAW格式。
(攝影/夏雪)
拍攝技巧構圖:云海宜俯拍,采用三分法構圖最理想,天空占1/3左右,云海占2/3左右;取景時不能單獨拍云海,這樣畫面過于單調,應將山峰、森林、日出等元素一起納入畫面;并利用近處的樹枝、鮮花、草地、巖石等景物為前景,增強畫面的空間縱深感。
用光:可以采用順光、側光、逆光拍攝。日出后的順光柔和,如果氣候條件適宜時,太陽光從后面將拍攝者的人影投射到云海時,有可能形成奇妙的“佛光”;側光有利描繪云海的層次,立體感更豐富;而日出時的逆光,能使云海產生云蒸霞蔚的美麗景象。
測光:以云海中等亮部區域平均測光,增加曝光補償0.5EV,使云海還原真實的白色;如果欠曝,云海容易呈現灰蒙蒙的效果。
(攝影/夏雪)
溫馨提示使用三腳架拍攝,以保證圖像清晰;還可以設置較長的曝光時間,表現云海的流動效果。
如果云海與天空光比較大時,可采用中灰漸變鏡,以縮小光比,平衡明暗區域亮度。
拍攝云海時,相機等電子產品容易受潮,拍攝完成后應及時作防潮處理。(圖文原創/夏雪)
(攝影/夏雪)
夏雪視覺,歡迎關注,感謝點贊分享!文章到此結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云霧征收補償標準和大霧怎么拍好看?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那么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