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各位分享農村社區補償標準的一些知識,其中也會對土改地主被沒收的土地有何補償?進行解釋,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就馬上開始吧!
本文目錄
征地拆遷對村集體怎么補償?
村集體的補償主要表現在兩個部分:
一部分就是荒地等無人利用的土地,這部分土地補償主要是土地補償款。
因為無人耕種,所以像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青苗費都沒有,基本歸于村集體,因為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該補償給村集體。
另一部分就是有人利用的土地,但是各地實踐中,土地補償款70%會給失地農民。村委會會截留30%。
總體而言,征地的補償主要給失地農民,是對失地農民的一種補償。
一般失地農民補貼什么時候發放?
一般失地農民補貼征地應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后三個月內發放。
安置補助費的金額多寡、支付標準并不受被征土地多寡因素影響,其標準更多地考慮受安置農民個體因素。建立健全征地補償費專戶管理制度征地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是對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失地的補償。
順平縣5個村要規劃,每畝補償標準是多少呀?
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土改地主被沒收的土地有何補償?
1土改地主被沒收的土地是無償沒收的,沒有直接的補償。2這是因為土改的宗旨是消滅封建地主階級,而無償沒收是為了實現土地制度的公有化和農村社會主義改造的目標,不是為了對地主進行補償。3不過,在土改過程中,有些地方對被沒收土地的地主進行了適當的補償或安置,比如分配城市住房或安排工作等,但這些并不是法定的補償,而是當時各地根據情況制定的政策措施。
農村征地拆遷,村委會能分補償款嗎?農民又該補償多少才合理?你怎么看?
您好,根據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所有者所有。
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顚S?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佐治管理和使用;
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安置人員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市、縣和鄉(鎮)人民 *** 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由此,可以看出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所有者所有,安置補助費??顚S?用于安置被拆遷人員。而土地補償費,則歸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那么,作為歸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補償費,是否都應該被村委會所截留,村民是否有權要求分割這部門款項呢?
對于此問題,我國現行法律未做出明確規定。但土地補償費其是指是對土地收益的補償,土地收益是農業集體經濟組織通過占有、經營土地而獲得的經濟利益。
土地補償費是對農民未來土地收益所做的折現補償,若全部被村委會截留,村民今后的生存將難以保證。
所以,土地補償費應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安置和社會保障,其余部分可用于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興辦公益事業或修建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
那被用于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興辦公益事業或修建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的那部分占所有土地補償費的比例應該是多少呢?
《河北省人民 *** 關于實行征地片區價的通知》冀政【2008】132號規定:土地補償費20%歸集體經濟組織,80%歸被征地的土地使用權人或者按照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農戶。
《山東省土地征收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全部被征收或者征收后沒有條件調整承包土地的,土地征收補償安置費的80%支付給土地承包戶,主要用于被征收土地農民的社會保障、生產生活安置,其余的20%支付給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用于興辦公益事業或者進行公共設施、基礎設施建設。
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做出的(2015)濟中法執字第63號民事裁定書,也支持了土地補償費,集體經濟組織和使用權人二八分的觀點。其認為,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但應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生產安置和社會保障,為了平衡被征地農民和集體經濟組織債權人雙方的利益,土地補償款中20%的比例可以用于償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集體公益所欠的債務。
綜上,集體土地征收拆遷補償費,主要有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和青苗所有者所有,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安置補助費,專款專用,用于被拆遷人員安置,補償標準為需安置人數乘被征收土地前三年平均產值的四到六倍;
土地補償費,補償標準為被征收土地前三年平均產值的六到十倍,其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生產安置和社會保障;
根據相關地方規章,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收土地使用權人之間可對土地補償費二八分。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