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量刑太輕還減刑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量刑減輕規(guī)則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量刑減刑標準制度
- 2、公訴案件量刑太輕怎么辦?
- 3、認罪認罰量刑能減刑多少
- 4、法院判刑比量刑輕?
量刑減刑標準制度
1、從犯的量刑(1)從犯應當比照主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刑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①從犯比照主犯從輕、減輕處罰是就刑事責任而言,而不是比照主犯的宣告刑從輕、減輕處罰。
2、認罪認罰量刑一般能夠減刑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之間,最高不能夠超過原來量刑的一半。認罪認罰的意思就是指犯罪嫌疑人對于自己所犯的罪行供認不諱,自愿接受處罰。認罪認罰退贓的情況直接影響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量刑情況。
3、如果滿足法定條件的,即可 減刑 。初犯量刑可以根據(jù)情況相對從輕處罰。
公訴案件量刑太輕怎么辦?
法律分析:公訴案件,受害人不可以上訴只能請求檢察院抗訴。檢察院抗訴不受上訴不加刑原則限制。
二審認為一審量刑過輕怎么辦 依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二審人民法院認為一審量刑過輕的,二審法院可以進行改判。
只有抗訴權(quán),而被告人(即罪犯)才有上訴權(quán)。對于交通肇事罪量刑太輕的判決不服的,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檢察院在法定期限內(nèi)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法院對此情形毫無辦法,二審法院院長可以啟動審判監(jiān)督程序重新審理該案,也可以指定第一審法院按一審重新審理,也可以提審。
(二)犯罪嫌疑人犯罪情節(jié)輕微,依照刑法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可以維持原不起訴決定;(三)排除認罪認罰因素后,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根據(jù)案件具體情況撤銷原不起訴決定,依法提起公訴。
對一審法院的判決,檢察院可以提出抗訴,再次開庭所采取的的就是二審程序,我國采取的是兩審終審制,任何案件只要是經(jīng)過了兩審法院的審理,就會形成最終的判決,立即生效。
認罪認罰量刑能減刑多少
1、對于被告人認罪認罰的,綜合考慮其犯罪的性質(zhì)、罪行的輕重、認罪認罰的階段、程度、價值、悔罪表現(xiàn)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具有自首、重大坦白、退贓退賠、賠償諒解、刑事和解等情節(jié)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60%以下。
2、認罪認罰量刑能減刑的幅度是10%到30%,法院審理認罪認罰案件,應當在法定量刑基礎行從輕處罰,減少刑期。檢察院偵辦過程中會要求嫌疑人簽訂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其中包括檢察院的量刑意見,通常情況下法院會采納檢察院意見。
3、對于自首情節(jié),綜合考慮自首的動機、時間、方式、罪行輕重、如實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現(xiàn)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犯罪較輕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4、認罪認罰量刑能減刑多少嗎? 認罪認罰量刑一般能夠減刑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之間。
法院判刑比量刑輕?
1、法律主觀:法院判是否會低于 檢察院量刑 要看情況。在刑事訴訟中,檢察院的量刑建議可以作為法院量刑的參考,并不是說法院一定要按檢察院的量刑來判決。法院是獨立行使審判權(quán),不受影響組織和個人的干涉的。
2、法律分析:法院根據(jù)認定事實和法律做裁判,可能采納或者不采納檢察院的建議,所以結(jié)果可能比檢察院建議輕,也可能比檢察院建議重。
3、法院的判決是可能會低于檢察院的訴訟請求的。檢察院做出的只是量刑建議,審判權(quán)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法律明文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4、法院判刑的刑期是根據(jù)其具體違法行為確定的,可能會比檢察院量刑要高,也可能會低。法院在庭審時,對與量刑有關(guān)的事實、證據(jù),應當進行調(diào)查。
5、比如按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判處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而檢察院提出的量刑建議刑期是兩年。 在存在以上這些情形下,檢察院一般會調(diào)整之前的量刑建議,如果檢察院不調(diào)整的話,法院會依法作出判決。
量刑太輕還減刑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量刑減輕規(guī)則、量刑太輕還減刑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本文轉(zhuǎn)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