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關于農村2019補償標準文件,以及2019農村土地賠償最低標準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錄
- 2018年農村房屋的征收是如何補償的呢又能拿到多少錢呢
- 2018年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及計算方式都有什么
- 2019農村土地賠償最低標準
- 農村征收土地價格是多少錢一畝房屋地上物補償怎樣算
- 農村喪葬費標準2019
2018年農村房屋的征收是如何補償的呢又能拿到多少錢呢
農村房屋征收是否補償需要明確房屋建設是否合法。要看修建房屋所在土地的性質,如果是在耕地上建的房子,且沒有相關的證件,這樣的房子會被認定為違法建筑,是得不到任何補償的。我國法律有明確的規定,禁止在農業用地上建造房屋。具體多少錢一平,這個法律是沒有作出具體規定的,只有相應的補償標準,根據房屋的用途,補償標準也會有所不同:
【住房】
一般而言,農村的房子拆遷有三種補償方式,1.有條件的,優先采取宅基地遷建安置,另補償房屋重建成本價;2.純貨幣補償,就是房屋重建成本價+宅基地地價;3.房屋置換,相同地段按面積最低1:1。此外還需要合理的搬遷費用以及臨時安置費用。
臨時安置費用=沒有提供周轉房屋情況下的臨時安置費+超出過渡期限的臨時安置費
搬遷費用=搬遷發生的實際費用或者雙方約定的一定數額的搬遷補助費
【經營性住房】
拆遷補償,是根據房產證記載的面積性質、房屋實際面積、用途等綜合確定,只要實際經營年限久,雖然房本上寫的用途是住宅,但也不能忽略實際用途,除了房屋本身的價值外可以主張營業損失補償、搬家費等。
【廠房】
拆遷補償分為幾部分,一是對地的補償,二是地上附著物的補償,最低是建筑成本價,三是因拆遷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四是合理的搬遷費用。
地上附著物的補償,對所拆遷的房屋,按房屋原有建筑物的結構類型和建筑面積的大小給予合理的補償。
總而言之,我們國家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法律無法規定出統一的補償標準。
此種情況,建議被拆遷人及時咨詢專業律師。
2018年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及計算方式都有什么
您好,針對集體土地的法定征地補償有三項,即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的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這三項費用并非全部給到被征收人口袋里。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及各地方的具體規定,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遵循“是誰的就給誰”的原則,直接支付給地上物的權利人。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則要區分情況支付給被征地農民,或者由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前提下召開村民會議進行分配、發放或用于其他安置目的。總之,這兩項費用最終必須落實到被征地農民的身上,不得被挪作無關用途。值得一提的是,《土地管理法》大修工作仍在推進中,目前仍單純適用2004年的老舊規定,可能無法貼合征地工作中的現實情況。生活成本不斷增加,土地的價值卻沒有大幅上漲。如何保證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呢?其實,自然資源部在2005年就發布通知,要求各地方制訂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和區片綜合地價,解決補償低、同地不同價、隨意性大等問題。這兩種標準適用哪一種,都需要根據原國土資源部指導意見,設定基準時點,每3-5年調整一次。按照此法計算補償,比單純計算平均年產值倍數更為科學、合理。
2019農村土地賠償最低標準
一、2019年農村土地占用補償標準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征地補償標準
征地補償為確保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我國農民征地補償標準將實施動態調整、逐步提高并及時足額直接支付給農民個人。國土資源部日前就此發出《關于進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多措并舉,推進征地補償新標準實施,確保補償費落實到位。
農村征收土地價格是多少錢一畝房屋地上物補償怎樣算
第一,農村土地征收綜合地價補償標準因地理位置、區位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而普遍存在差異,大多以3-7萬元這一區間為主,最新最高的也有12萬元的。第二,農房拆遷中除了住房安置、房屋主體補償外,對宅基地范圍內的地上構附著物(含房屋地上物)也會逐一清點后按標準進行補償,當然各地的補償標準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這是曾從事過多年農村征地拆遷工作的筆者,結合當地政策和收集了解到的相關資料,給出的答案。下面,就簡要說說相關情況。
一、關于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標準
農村土地征收補償一般會包含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和地上構附著物補償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合在一起就是土地征收的綜合地價補償。
據各地公開的征地政策,每畝地的綜合地價補償在3-7萬元這一范圍內的較多。就地理位置、區位條件、發展水平來說,西部地區的征地補償標準肯定不能與東部地區相比,山區不能與平原相比,重點發展地區與一般地區也有差距。
比如,筆者這里土地補償費每畝1.6萬元、安置補助費折算后約3.6萬元、青苗和地上構附著物的綜合定額補償1.8萬元,合在一起是7萬元。目前最新最高的應是今年5月公布的某一重點發展地區的土地征收綜合地價補償標準為每畝12萬元。
二、關于宅基地范圍內的地上構附著物補償
房屋地上的構附著物是宅基地上構附著物的一部分。就農房拆遷而言,除了住房安置、房屋主體補償、房屋殘值搬家及獎勵外,對宅基地范圍內的地上構附著物也會逐一清點后進行補償。
宅基地范圍內的地上構附著物主要有堡坎、圍墻、地壩、水井、灶、太陽能熱水器、房屋裝飾。就房屋地上物主要就地板磚、墻磚的補償,不少地方是按實際面積進行補償的。比如,筆者這里是地板磚、墻磚每平方米40元。
綜上所述,農村土地征收的綜合地價補償存在地區差異,以3-7萬元每畝的較多;宅基地范圍內的地上構附著物,是逐一清點后按當地規定的標準進行補償。農村喪葬費標準2019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一次性賠償喪葬費,就是按照標準確定賠償金額。按照最高法院司法解釋規定的辦法,就是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賠償6個月。其中,職工月平均工資應當按照 *** 統計部門公布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經濟特區和計劃單列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統計數據確定。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